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
內經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理論之臨床運用

發表於《中醫藥研究論叢》 Volume 11‧Number 2‧Sept.‧200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內經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理論之臨床運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璧如 / 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

一、摘要
    「陰陽」觀念貫穿中國文化,中醫理論浸潤其中,自也擷取不少精華。人身為一小宇宙,其間陰陽兩氣的推移狀態,成為疾症病機的關鍵所在。
    準此,本文以《內經‧脈要精微論》中「邪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為主軸,探討陰陽偏勝所致的病理性汗出,並摘出二則前輩醫案,以為註腳。
    關鍵詞:陰陽偏勝、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、陽虛則外寒、陰勝則寒、真武湯。
 
二、前言
    《素問‧脈要精微論》中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一語,為陰邪偏勝所導致的不正常多汗,揭示了原則性的病理綱領。然而,汗出有種種情狀,病機、病程亦各有其貌;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究竟如何產生,而又發生於病程的何種階段?凡此種種,值得吾人深入探討、釐清,以為臨床研究略盡綿力。
 
三、陰陽於人身中的作用
    《素問‧生氣通天論》云:「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於陰陽」,王冰註《六節臟象論》曰:「通天,謂元氣,即天真也。然形假地生,命惟天賦,故奉生之氣,通繫於天,稟於陰陽,而為根本。」[1]但陰陽究竟為何?張介賓在《類經‧陰陽類》明確指出:「陰陽者,一分為二也」,於此,陰陽概指「對自然界相關事物和現象,或一事物內部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」。[2]朱丹溪於《局方發揮》中云:「陰陽二字,固以對待而言,所指無定在,或言寒熱、或言血氣、或言臟腑、或言表裡、或言虛實、或言清濁、或言上下、或言邪正、或言生殺、或言左右……」。[3]
    陰陽二氣於人體內,對立制約與互根互用,其消長與轉化維持協調平衡,推動和調控機體各種生理功能,使之井然有序地進行。因此,《素問‧生氣通天論》所言「凡陰陽之要,陽密乃固……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……」成為內經對人體最佳生命狀態的高度概括──即陰與陽在保持各自功能與特性的前提下,通過相互作用所達到的整體協調狀態;但陰與陽恆處於動態變化中,兩者對立與互根的交互作用,形成彼此既制約又調節的相對穩定關係。
 
四、陰陽偏勝的病理狀態與病程發展
    陰陽既有屬性相反的相互制約關係,亦即任何一方的偏勝或偏弱,使此動態平衡狀態產生波動,若震盪幅度超過一定的限度,破壞原本的相對平衡關係,病理(或準病理狀態)於焉出現。
    吾人僅就偏勝狀況討論。以《素問‧陰陽應象論》「陰勝則陽病,陽盛則陰病;陰勝則寒,陽盛則熱」為例,此處之陰為陰寒之邪氣;陽為人體之陽氣。陽病指陽氣受損,陰病則指陰液受損。一方之邪氣過盛,制約對方太過,進而造成損害對方的病理狀況。同章謂「陽勝則身熱,腠理閉,喘粗為之俛仰,汗不出而熱,齒乾以煩冤,腹滿死,能冬不能夏。陰勝則身寒汗出,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死。能夏不能冬」。臨床上,前者可表現「實熱並陰虧之病症」;後者則體現「實寒兼陽虛的病症」。
    陰陽偏勝病理現象的發展進程,約略可分四期[4]
1.陰陽偏勝初期,病症表現為實熱或實寒,雖偏勝一方勢必損傷另一方,但此際陰或陽「消」的速率不快,在治療上可掠過不計。
2.若偏勝現象持續發展,偏勝的一方因大量損及另一方,導致其量的絕對不足,此際陰陽氣的「消」,已是絕對的大量耗損,一般表現為實熱兼陰虛證,或實寒兼陽虛證。
3.物極必反,偏勝至極,則出現陰陽轉化的本質性改變現象。所謂寒極生熱、熱極生寒,重陰必陽、重陽必陰等。
4.陰陽脫失,陰陽因差距過大,而產生質變後,雙方不能相吸相抱,而出現一方脫失,而另一方也大量丟失的病理變化。陰陽原本互根互用,處於一個統一體中,陰陽的互藏互寓、相吸相抱是維繫其凝聚的內在機制;一旦一方突然大量脫失,無法吸引另一方,以致另一方也隨之脫失。氣隨血脫(精脫、血脫、液脫)、血因氣脫(自汗不已、二便失禁、精液漏泄、婦人崩漏),最終導致陰竭陽脫、陰陽離失。
 
五、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釋義
    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出自內經《素問‧要精微論》,這段四組辭彙合成的文句中,其指涉的意涵須先釐清,才能得到比較正確的理解。
    首先,張景岳註「陰有餘者,陽不足也,故多汗身寒,以汗屬陰也」;姚止庵註「多汗身寒者,氣虛自汗,宜溫補以斂液」;劉炳凡按「多汗身寒,為陰盛陽虛,治宜回陽固脫,與參附湯以救之」。[5]
    「陰氣有餘」,以上三家皆釋為陽不足、陽虛、陽氣虛,此之陰、陽,分別代表陰寒之邪氣與人體之陽氣;陰寒之邪久羈人體,致生陽病(陽分受病),人體內屬陽的物質功能,相對弱化。黃元御則註為「溫氣外泄」,亦是陽微之義。
    準此,「陰氣有餘」在此定義不僅定位為中寒、內寒,尚且是虛寒,指機體陽氣受損,其絕對值減少,溫煦功能下降,因而臟腑器官得不到陽的溫養,而出現畏寒肢冷、肌膚不溫、神靡、面色無華、口淡不渴、便溏、小便清長等系列功能減退的諸虛寒病症。此一病機見於多種疾症,如傷寒太陰病、少陰寒化證、內傷雜病中的心陽虛、心陽暴脫、脾腎陽虛、心腎陽虛等證。[6]
    在此種陰陽偏勝的病理狀態下,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已處在前述病程發展中的第二階段,若牽延失治,則極可能轉化第三,繼而陷入「陰陽脫失」的第四階段。
 
六、「汗」的中醫生理與病理觀──由內經相關條文演繹
1. 汗如何形成?
陽加於陰,謂之汗 ──《素問‧陰陽別論》
    張志聰註:「汗乃陰液,由陽氣之宣發,而後能充身澤毛。…當知汗乃陽氣之加於陰液。」
    高士宗註:「言陽氣有餘,內加於陰,陰得陽而外出,故謂之汗。」[7]
    黃元御註:「陽氣鬱發於陰中,則表閉而汗泄也。」
炅則腠理開,營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── 《素問‧舉痛論》
    黃元御註:「炅,熱也,熱則腠理開,營衛通達,汗液大泄,故氣泄矣。」[8]
    綜合言之,汗乃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後,從玄府(汗孔)排出的液體。所謂「陽」當指「內熱、虛火」之類,與「炅」類同。吳瑭亦云:「汗也者,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。」[9]汗的形成因此可以如是理解──由體內陰陽盛衰及其相互關係而定。
2. 汗從何而來?
人之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,穀生於精──《素問‧評熱病論》
    張志聰註:「汗出於水穀之精,水穀之精由精氣之所化,故曰穀出於精。而曰皆出於穀者,言腎臟之精,亦水穀之所生也。」
    黃元御註:「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氣,穀氣即胃氣也(衛氣之本)。穀氣蒸發,泄而為汗,而氣化之原,實生於精。」
    由上可見,汗的分泌與調節主要由衛氣主持,衛氣主腠理開闔,汗的生理病理現象,與之直接相關。衛氣慓悍滑利,《靈樞‧營衛生會》言:「人有熱,飲食下胃,其氣未定,汗即出……」人有熱,飲食後能量增加,衛氣助汗外出以散熱;但天寒,則衛氣溫分肉,而腠理密閉,無汗而降低能量耗散率。
    衛氣與汗皆源於中焦,根於下焦(腎精),而散於上焦;《靈樞‧決氣篇》提及「腠理發泄,汗出溱溱,是謂津」,津血同源,汗又為津液所化,故有「血汗同源」之說。《素問‧宣明五氣》言「五臟化液,心為汗」;李中梓更闡發「心之所藏,在肉皆為血,發為外者為汗,汗者心之液」(醫宗必讀)。排汗正常是人體「陰平陽秘」的表現,即陰精(津液、血液類物質)充盛、陽氣固秘之意,此為維持正常排汗的二個條件:(1)陰精充盛;(2)陽氣盈滿。
    陰精充盛,汗源充足;陰虧則少汗或無汗,過汗必損陰精。而汗出須陽氣蒸騰,因此,只有陽氣蒸化,才能維持陰精的代謝,同時,通過陽氣(衛氣)司汗孔開闔的作用,將代謝後的津液排出體外。若陽氣虛弱,無力蒸化陰精,陰精凝而不化,可致少汗、無汗,甚至伴有水腫、小便不利等;但若陽虛不能固表,則又可致汗出異常,如自汗,甚至脫汗等。人體司汗出之陽氣,主要是少陰心腎之陽。因心為陽中之陽臟,《內經》謂:「陽中之太陽」;而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,五臟六腑非此不能發。又「衛出於下焦」(《靈樞‧營衛生會》)。所以,少陰心腎陽虛,是導致表氣(衛氣)不固,汗出異常的主要原因。[10]
 
七、相類辭義參核
    《素問‧調經論》首揭「陽虛則外寒」,揭示陽虛與寒症的關聯。但此處之「陽虛」僅指表證之惡寒症狀,敷布於肌表的衛氣受到寒邪的阻遏,衛氣相對不足,並非言全身陽氣的衰少。
    《素問‧陰陽應象大論》提出「陰盛則寒」,則是對實寒病機的高度概括,機體為陰邪所傷,陰邪偏勝,抑制陽的能力大幅增高,陽的絕對值雖未衰減,但因受制於偏盛之陰邪的過度制約,而無法正常發揮溫煦作用,因而出現諸多寒象。[11]
    《素問‧脈要精微論》之「陰氣有餘,為多汗身寒」,則如前所述為虛寒已極的裡陽虛症狀,如《傷寒論》「桂枝加附子湯證」,即是因過汗導致心腎陽虛,出現表虛不固的「陽虛漏汗證」,故用桂枝湯調和營衛的同時,加附子以溫補少陰心腎之陽氣。《傷寒論》「附子瀉心湯證」中之「惡寒汗出」,用附子並「別煮取汁」,亦屬此意。在《傷寒論》「少陰寒化證」中,因少陰心腎陽氣極度虛衰,可致大汗淋漓、四肢厥冷、脈微欲絕等症,此時須急用四逆輩,以回陽救逆,方可力挽病人於危頃之中。
 
八、醫案舉隅
(一)葉天士醫案[12]
‧孫,五八,肉閏 筋惕,心悸汗出,頭痛愈,畏風怕冷,陽虛失護,用真武湯。
按語:《傷寒論》《辨太陽病脈證並治》中云「太陽病發汗,汗出不解,其人仍發熱,心下悸,頭眩,身閏動,陣陣欲擗地,真武湯主之。」《辨少陰病脈證治》中云少陰病,二三 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,此為有水氣。其人或咳,或小便利,或下利,或嘔者,真武湯主之。」從條文可知,本方可用於治因水飲引起的「身閏 動」、咳嗽、腹痛、癃閉等。
    真武湯處方:茯苓三兩、芍藥三兩、白朮二兩、生薑三兩(切)、附子一枚(炮,去皮,破八片)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

    方中白朮、茯苓健脾利水,使水有所制;炮附溫腎陽以逐飲,生薑味辛能散水氣,性溫可佐附子以補陽,兩者配合使水有所主,葉天士治痰飲常「宗仲景真武湯法,以熟附配生薑,通陽逐飲立法」,且稱「熟附配生薑法,能掃群陰以袪飲邪」,配酸收之芍藥,以制薑附之辛熱,以防傷陰,且可斂汗。[13]
    葉氏另於同章,馮氏醫案下書「陽虛則形寒,汗出,痰飲痞聚,都是陰濁成形,乘陽氣衰微,致上干竊踞,古人法則,必通其陽,以掃陰氛。」去茯苓、白朮,以防劫液;人参、熟附、淡乾薑、炒川椒、川桂枝、烏梅肉、生白芍。另真武丸三兩。[14]真武湯溫腎陽、健脾行水、通陽化飲作用亦強。
 
(二)章真如陽虛轉陰虛盜汗醫案[15]
‧張X X,65歲。主訴:寐則汗出,寤則汗收,全身濕冷,病程三個月餘。
‧病史:平素好逸少勞,體弱而肥,動輒汗出喘氣,形似豐滿,然五內空虛,呈「至虛有盛侯」之象。經常汗出,稍動則汗出淋漓,雖在冬月,頭頂汗出蒸蒸,
   額鼻冒出汗珠,往往易致感冒。近三個月來,症情轉化,由白天出汗,轉為晚間,寐則汗出,寤則汗收,衣被常濕,形寒畏冷,伴之以胸悶、心痛,有時小便癃閉,四肢厥冷,氣短不足以息。
‧四診:脈沉細,舌質黯淡,苔薄黃,頭髮斑白,體肥而皮膚反枯燥,四肢厥冷,口唇色紫而乾。
‧辨證:證屬陰虛,心腎俱虧;汗為心液,心陽虛則自汗,心陰虛則盜汗,腎主五液,腎氣 虛則津液失固,心肺同居上焦,心虛必損及肺,肺氣虛則腠理不固,而虛汗自出,陰陽互根,陽虛必損及陰,故先有自汗,而後轉為盜汗。
‧論治:陽虛自汗,治宜補氣以衛外;陰虛盜汗,治宜補陰所以營內。固衛則表氣實而腠理不疏,填營則陰氣固而陰液不泄。本案施治,自宜填營固陰,使陰液斂藏。
‧處方:鳳凰衣25克,浮小麥20克,黃耆20克,生龍骨30克,生牡蠣30克,山萸肉 15克,糯稻根10克,生熟地各15克,金櫻子10克,芡實15克,黃柏10克。服本方五劑後,盜汗漸止,自汗現象亦未復作。
‧按語:自汗陽虛、盜汗陰虛,已是臨床辨證常規。陽虛必然犯陰,陰虛亦必及陽,陰陽可相互轉化,本案即是陽虛轉為陰虛之例證。陰虛陽虛絕非一成不變,但也必須在一定條件下轉化,辨證不能截然分開。古方治汗往往陰陽兼顧,或稍偏於陰,或稍偏於陽。例如治自汗的黃耆建中湯,是黃耆、桂枝與白芍共用;治盜汗的當歸 六黃湯,是生熟地、當歸與黃耆共用;斂汗的牡蠣散,是兼用黃耆、浮小麥等。
 
九、注釋與參考書目
1.陳夢雷等編,古今圖書集成‧醫部全錄,醫經注釋第一冊上,黃帝素問,北京: 人民衛生出版社,1988:P.99。
2.李其忠編著,中醫基礎理論縱橫解析,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6:P.38。
3.李其忠編著,中醫基礎理論縱橫解析,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6:P.39。
4.劉炳凡編著,黃帝內經臨證指要,下篇類證系方,汗病類,湖南: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,1999:P.313。
5.孫廣仁編著,中醫基礎理論難點解析,北京:中國中醫藥出版社,2005:P.80-85。
6.邢玉瑞著,黃帝內經釋難,上海: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,2006:P.241。
7.劉炳凡編著,黃帝內經臨證指要,下篇類證系方,汗病類,湖南: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,1999:P.311。
8.孫洽熙主編,黃元御醫學全書──素問懸解,北京:中國中醫藥出版社,2005:P.99。
9.陳大舜、周德生編著,中國歷代醫論選講──吳瑭醫論—32‧1汗論,北京: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,1997:P.456。
10.陳明著,黃帝內經臨證指要(藏象篇),北京:學苑出版社,2006:P.123。
11.邢玉瑞著,黃帝內經釋難,上海: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,2006:P.241。
12.葉天士撰,臨證指南醫案,卷三,汗門,台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發行,1984:卷三頁26。
13.葉天士撰,臨證指南醫案,卷五,痰飲門,台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發行,1984:卷五頁 82。
14.葉天士撰,臨證指南醫案,卷五,痰飲門,台北:國立故宮博物院發行,1984: 卷五頁76。
15.章真如,章真如中醫臨床經驗集,北京:科學普及出版社,
1997:P.177。



(圖文版權所有,引用或連結,請註明出處,謝謝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有關初診掛號等行政事項, 請直接電洽建中堂中醫診所 02-23212589, 02-33937275, 由專人為您作相關說明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