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

苦,正是安身立命的所在

主觀感受的苦,韻味綿長。

  她因嚴重感冒來診,再怎麼猛烈的症情我們都見過—有表證當先解表,當然這當中還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個別因素:比如是否太虛、病位進退…等等。

   讓她服了藥,喝了碗熱乎乎的小米粥,然後在診間休息、照頻譜儀。一般只要汗出,整個人就會鬆解下來。

   約末過了三、四十分鐘,微發些汗,頭痛已緩解下來。我叮囑她,如果可能的話,回家要多休息。她苦笑的說,「知道,儘量吧!」

   再來的時候,她還是肩背硬結,痛得厲害,而且頭痛眠難,舌苔白膩得嚇人。依照經驗,我發覺這不是普通的病,應當是過度的身心負荷所致,才會如此瘀結難解。

  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

   她孤身一人賃居台北,工作每日計酬,休息就沒收入;最近房東又要收回房子,年關將近,真不知如何是好?

   經濟壓力是最顯而易見的難關,難怪代表「承擔」的肩背,如此僵硬酸痛—整個瘀塞住了。

   當年她南嫁,因前夫劈腿而離婚,只是在那之前,已在當地買了一棟房子。結束婚姻後,她也無法獨自一人留在傷心地,於是拿去抵押貸款,北上重頭開始新生活。

   只是到了最近,那筆貸來的款項已快見底了,房子卻始終沒賣出去—這讓她焦慮莫名!這種源於生存所繫的內在困頓,才是一個人最致命的病灶啊!

   但是你一個人,沒有小孩,也一直有工作,怎麼會搞到這田地?

   原來娘家有些狀況,做生意失敗的弟弟拿了母親的房子去抵押,錢他拿走了—借貸人是她!換句話說,她名下就揹兩間房子的房貸,現在雖然弟弟如期還款,但這是一顆未爆彈,隨時都有可能引爆…

   我只能建議她:明確寫下你要房子賣出的時間與價錢,還有希望找到的新租處地點與租金,用肯定句,直接寫清楚,然後放下,做你當下該做的事情,養好身體—肉身是革命的本錢,沒有健康,什麽都甭談!

   人生總有各種不同的苦,那滋味如此冷冽沁人,像一把刀筆直插入心靈深處,再轉了一下,緊緊掛在那裡,鮮血淋漓滲漏,卻一時無法用力甩脫,只能與它共處…

   當所有的力量都往下掉的時候,下降螺旋的中心漩渦,以重力加速度的力道,拉扯著那懸絲一線的向上企盼。

   還有什麼好企盼的呢?那最平靜無波的颱風眼,隱藏著即將襲捲的狂暴風雨;華美的冠冕下,滿佈著臭穢薰人的膿包…。卸下所有甜蜜、驕人的裝飾,真實生命裡,最後還剩下一些什麼呢?
 
   痛苦是剝除一切偽飾最直接的利器,藉由痛苦,我們明確證實自己的存在─每一種「苦」,其實背後都傳遞著某些幽微暗昧的意識。

   一個人只有喫了足夠的苦,讓苦的滋味滲入骨髓,在四肢百骨骸裡充分流動,才能真正領略苦的深遂韻味。對某些人來說,或許在苦裡勞悴,比死亡更可怖,但若真能從苦裡超脫,你就取得一把晉階的金鑰。

   因為只有透過「苦」—這種無情冷厲的特質,讓我們從掩蓋重重偽飾的夢幻中驚醒,赫然看清生命最真實的底蘊,這個行過死亡蔭谷的經歷,讓我們不致迷失方向,重新站上堅實的泥土地,才有能力採取落實的行動,突破重圍。

  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生命中形色不一的包袱(或者束縛),必定有它存在的意義,透過這個重擔,我們不僅得到磨練、成長的機會,也同時從中獲取讚許與榮耀;雖是「生命中無法承受的重」,卻反而是激發我們存活的最深沉動力源頭啊!

   「苦」,其實是我們生命中不得不然、勢所難免的「藥」!若沒有這味藥,生活沒有重心,失去奮鬥的目標,也無法透過一個個具體事件,來歷練、提升,從而得到更深刻的洞見,生命的寬度與縱深,當然也無法開展了。

   所以,在我們怨嘆自艾的同時,是否反思:若沒有這個苦,人生不就像缺了一角的圓,變得彳彳亍亍,無法順利滾動。它適時填實了我們內在那個巨大的空洞,出自內在召喚的「苦」,其實正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所在啊!(12/Dec./2010)

後記:
   星期五(12.10),因為被前一天舍弟某個失神的行為激到,整天心神不屬(到翌日才成形發作),腦裡縈迴的就是「苦」這個念頭。當天病人不多—這很正常,當我處在一個待調整的波頻時,實相界會如實反映。

   一直到晚上,有個多年未見的病人上門,說起當年她兒子因我的鼓勵考上建中一事。依稀有些模糊記憶,應該只是考前用藥,時間短暫,所以沒什麼特別印象。

   提到這次求診的目的,說著說著,竟然說起日前家中掀起的巨大波瀾—每天所見俱是病患,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—這對我而言,早已司空見慣,不足為奇。但是,當我以醫者角色解析病人的處境與痛苦時,綑綁我一天的不快,竟然剎時消失,像洩了氣的球,那張力整個消解—我立即忘了自己,眼中只有病人…

   雖然後來陸續有別的病人插進來,她也配合暫時退出,就這樣幾度斷斷續續,完成了我們的談話。當然,她得到紓解與答案,很滿足地走了。

   當晚回家,在浴室鏡子裡,赫然發現舌左側下緣,出現一個直徑將近0.6公分大小的暗紫色血泡。我立時咬破,漱了口—當晚將寐似醒之際,靈光乍現,得到以上關於「苦」的諸多闡釋。

   所以,在最純淨無染的當下,如果我們信任自己,對大我也有足夠的倚賴,就會發現所有的「發生」,必定含藏某種隱微難知的「善意」。不要被表相的混亂與災難所矇敝,毋有恐怖顛倒夢想,最終我們都會到達平靜自由的彼岸。

勞生碌碌,智慧苦中來。


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

尋找「雷諾瓦的女人」

 

畫家筆下豐豔柔軟的女人。

   前兩天一位認識多年的男性好友告訴她,儘管似乎已經錯過最好的時機,他終於搞清楚他真的非常需要一個伴,所以希望親朋好友幫他留意—假如她能幫他介紹成功的話,他會非常感謝。

   這位朋友年輕時長像俊俏(頗像大陸的黃曉明),桃花極旺,幾乎每一位她介紹給他認識的女生,都會「煞」到他。但是,不知為什麼總是「落花有意,流水無情」。這麼多年來,他始終是單身。

   非常有趣的現象是,兩性對異性的需求度似乎呈相反的曲線—年輕的女生黏男人,渴望婚姻與家庭;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,反而享受獨立的自由,懶得被男人綁住。而男人呢?正好相反,像這位朋友,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找老伴了。

   他說:「必須是個溫柔的女人,不要生毛帶角(這是她揣摩他的意思翻譯的),情緒穩定,不需要多優秀,只要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就好。」

  「不需要有什麼信仰,這樣比較好『調教』(這句話也是翻譯的—因為他是某個印度宗派的信徒,他發現正統佛教徒很難轉過來)。」

   就只是要一個一起過日子的,單純的女人,這讓人想起雷諾瓦畫中那些溫馨腴美的婦人—啊,那最好豐滿一點,胸脯寬闊柔軟—像聶魯達詩裡的「兩座巨大的驕傲的塔…」,永遠微笑凝睇,感覺像媽媽一樣,可以依偎著耍賴。

   他也不希望對方太年輕(因為不想生孩子),所以最好是40歲以上。40歲以上的溫柔善良單純的女性—他會善待她,不用上班,只要能夠供給他所需要的一點溫柔情意,然後一起修行。

  「如果她是一個放鬆的人,我在她旁邊就不會緊張,我會對她非常好。如果結了婚,我要換一部新車,讓太太坐得舒服些。」他是一位職業婦女的孩子,母親專業能力頗受肯定,甫出生兩歲,即拋下他到美國留學。他幾乎從未品味過一般母子棉花糖蜜般的愛,身為獨生子,其實遑論朋友,他甚至連跟自己,都有「溝通障礙」—像航行在一團迷霧的海上,那團灰暗的雲緊緊裹攫著心靈之眼,他在漫無邊際的天地漂流,不知道自己在那裡?又將航向何方?

   他被母親的優越壓得喘不過氣來,她永遠是對的,錯的一定是他!他心裡頭恆常有把量尺,小心地衡度這一切,避免擸了母親的鋒芒。而多年來,她始終跟他保持「接觸—離開」的相處模式(必須在能量耗盡前逃開),就是因為那把尺—你想,跟朋友講話,還得先打草稿,穿上西裝打好領帶,小心翼翼地不流露絲毫負面的情緒,這是那門子的朋友啊?

單純溫暖的女子是人世荒漠的甘泉

   還在進化當中的人種,只要是朝著正道前進,都是往上提升、值得投資的績優股。就像血壓,會隨天候、情緒起伏,這才是富彈性的、活人的血管;如果要長保平衡,只有兩種可能:一是成道者,二是植入人工的心臟與塑膠管。還在淨化路程上、還擁有七情六欲的人,有時情緒低盪,有些搖擺,這都在正常的、可容許的「誤差值」內。

   情緒是隨生命正常生滅的產物,也許伴隨著深埋意識底層的前世記憶,來自幽冥暗處的創痕與心結,常在不經意間現形,打亂了生活的恬謐靜好。潮起潮落,一次又一次在心靈的瘠地上,沖刷、磨洗,像一場糾纏不去的噩夢,狂濤暴捲後,反覆刮搔早已結疤的舊創,振盪出剮骨刺心的痛。

   如此這般的流動,其實源自內在最深沉的渴望,因為那潛藏黝暗地域的伏流,一向來去無蹤,沒有清楚的面目,令人無從捉摸;只有經由這種植根無始劫以來的原始驅力,透過不同的事件與場景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摹演、複製,才有機會導引出最核心的相似主題,這樣的刺激強度才足以喚醒我們久已淡忘的深層記憶。

   雖然狂飆的情緒總是令人在失序的泥淖裡掙扎,但這股巨大的生命能量卻是通往生命源頭的神秘金鑰,通道那端的聖光,開啟我們心靈的洞見,盪滌出成長所需的精神動能。

   所有不合時宜的累世宿習,終將因「清楚看見」,而消融清理,這時,去除陳垢膩濁的靈魂,才能清晰地開展他自己的面貌。所以,情緒就像必須逐邪出表的寒氣,新邪經常引動伏邪,新故相引,為禍百端。如果僅是消除表象的症狀,外觀看似無事,但那被壓制入裡的邪氣,並不會就此罷休,等到另一波寒流,又是它蠢動爆發的機會點。

   雖然每個人感受
情緒方式與力道不同,但這種真實且必然存在的能量,確實須要疏浚,它不是災難,如果你能警醒地覺察,真誠地面對每一個令人惴慄不安的挑戰,它會是一位隱身的先知、一個變形的禮物。(2/Dec./2010)

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

不要「找碴」,讓生活從「找好」開始

   阿珍是在懷第二胎尾聲時,因劇咳來診與我相識。三伏天在鐵皮屋裡作月子的她,總是三不五時打電話來問東問西,就這樣在汗流浹背中,逐漸建立起互信的醫病關係。

   之後,她遠在台中的弟弟和媽媽也來看診,因為實在夠熟了,她也就不忌諱地在我面前和母親槓起來,她像媽媽一樣,數落也勸誡母親的姿態,讓她媽媽忍不住抗議:不要在這裡說好嗎?

    從小患癲癇的母親,因為生病,一向受到嬌寵,直至婚後,習性未改。那委屈了一輩子的尪婿,早早就因肝癌辭世,然後她的目標就放在孩子身上,總要他們順著她的心意,一有怫逆,就生悶氣。兒女倒也罷了,最倒楣的是媳婦,而她的規矩忑多,比如祭拜,儀式內容與供品擺置方式,都有定見,非得依她不可。

   現代人家庭工作兩忙,媳婦也要上工,她要人家每天上香什麼的,連早餐都顧不得吃了,誰還有力氣管到神明與先人?就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讓她整天悶悶不樂,除了癲癇的藥,還有一堆西藥輪流吃不停。

   那次阿珍實在看不下去,把她帶到婆家住了一陣子,然後讓她看中醫,調理體質,戒掉她濫吃西藥的習慣。

    有次,我得知感冒夜咳的她,竟與親家母同睡,且是女婿開車載她們來看診。我意有所指地說:「女兒是自己生的,但女婿能這樣對待你,非常好了,要偷笑,懂得感恩!」

   我一說完,女兒立即小聲接口:「對,她完全不懂感恩,大家為她所做的一切,都是理所當然-在她眼中,所看到的都是缺點,最慘的是我弟媳…」

    她弟媳我看過一次,去年底弟弟患了怪病,陪他來過一次,看起來是個很盡責、認分的老婆。我私下跟阿珍說,媽媽這樣子,那你要對弟媳好一些,免得萬一待不下跑了,小孩就可憐了。阿珍說,「有啊,有啊,我都一直勸她,直說好話…」

    這次阿珍來拿藥,我問起她母親。她說前一陣子,大約一整個月的時間,母親的臉色特別緋紅,好像剛泡過溫泉的模樣,大家都說她氣色很好,問是上妝了嗎?

    我聞言一驚,老人家這樣子是有問題的,這是「虛陽外越」。我問,她血壓有沒有升高?有沒有頭暈脹痛?

    身為護理人員的阿珍這才恍然,「我們家都是低血壓的,那一陣子,我媽跟我說她血壓高到150,我還跟她說不可能,是血壓計壞了,沒想到真的是血壓升高!幸好這一陣子退了。」

    我說:「如果冬天出現這種現象特別危險,非其人、非其時而有其色,要特別注意,千萬別吃降壓藥,用中藥就可輕易降下來。記住,多一個常識,知道嗎?」然後,我問:「媽媽現在心情怎樣?」

   阿珍說:「我想出一個方法,告訴她是醫院醫師規定的作業,我要她寫每天生活中所見的『好』,而且每天一定要寫一個,所以,她每天睡醒,就開始找『好』(以前是『找碴』),寫了二個月,我發現她有比較平穩些。」

  「很好,她提過媳婦嗎?」
  「誰都寫,就是不提媳婦…」

  「那你規定,家裡的每一個成員,連狗都要寫,這樣,她就非得找找媳婦的『好』了。」

  「我規定她先寫自己,從自己的『好』開始,再寫『環境』,比如客廳、廚房…。一開始她說,都一樣嘛,還不是那樣,有什麼好寫?但硬要她寫,她就去找,總會找到可寫之處…」

  「非常好的點子,然後再下來就要寫『人』,這樣就能夠一點一滴地校正她的心態了。」

    阿珍真是很有覺察力、很用心的女兒。她曾頗為挫折地說,「因為受母親的影響,我常會不自覺出現失控的狀況,也會用襲自母親的那套態度來對待家人。明知道啊,但就是沒辦法…」

   沒關係,「看見」就是療癒的初步,只要有所覺察,生命就已經開始瞄準正確的方向,緩緩位移了。

家庭是業力較勁的場域。

    阿珍的二個孩子,老大不太受教,非常敏感、瘦小、喜歡咬指甲,到現在快九歲了,都還這樣。老二一歲半,很少看西醫,但最近不知怎麼有時會半夜哮吼。

   我問,小孩白日誰帶?他似乎有些情緒問題。

   她說,平常是外勞在帶,他很怕外勞阿姨。而她也覺得對老大太鬆了,所以對老二就嚴格一些。

    小孩是需要一些可資遵循的規矩,但過猶不及,我說這兩個孩子表面看起來不太一樣,但本質上好像都有一些潛藏的焦慮,很難釋放與釐清的情緒壓力。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

    原來她那個公公有被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病史,到現在都還在懷疑她是FBI派來臥底的…。所以她老公每隔一段時間,總要出遠門透透氣,留下兩個老的和孩子,由她面對。

    原來如此,之前我還狐疑,那有太太還在坐月子,老公就先開溜了—這就難怪了!「辛苦了,你要加油喔!」

    這是由一個人推衍出來,涉及兩個家族的故事—我們可以看見,業力以各種無孔不入的姿態,羅織人間的愛恨情仇,一個個血淚模糊的生命事件,就這樣鮮活生動地輪番上演。

    診間裡,不同的病人來來去去,總是轉遞著各式各樣的紅塵心事。前天一位帶孫子來看診的阿嬤,告訴我:「我應該沒什麼病,只是被媳婦氣到心痛悶欲裂,又不能發作,怕毀了這個家。」

    她說:「我實在受不了時,就一直求菩薩,拜託一定要讓我憋住…」這是一位識大體、成熟虔誠的佛教徒母親,為了維持家的和諧,所承受的具體犧牲。

    我只能勸導她儘量放輕鬆,女兒都不能完全稱我們的意了,何況媳婦?她是兒子終生的伴侶,只要能跟兒子相處就好;我們只是陪他們一段而已,一切就平常心看待,標準不要太高。

   人與人原就比類相親,周圍親眷卻偏偏多是「怨憎會」,這有什麼辦法呢?這是我們挑選的功課呀,透過這樣「定框住」的折磨,才能紮紮實實淬練我們那亙古以來,層層疊垢的業習啊!

   所有令人畏懼、生膩的業緣,就到此為止吧!如果你真有這樣的體認與決心,得先安下心來,誠心誠意來了這段塵緣—那麼就不要「找碴」,讓生活從「找好」開始,你會從慣常忽略的視覺死角,找到一些不一樣的景致,這是從前的你所無法領略的新滋味!(20/Dec./2010)By李璧如/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

「找好」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。

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

從八字與中醫談起—作自己生命的領航者





   作為醫者,在一定範圍內,若能正確掌握病人命盤這張無形天書所流洩的訊息,對於診療應有一定程度的助益。
   然而,對一般人而言,盡信命,不如無命,千萬勿執迷其間,自己才是生命最佳的領航者。

     讀大陸醫家莊嚴提到治病著重出生時的大氣,可觀其八字五行氣運是否流通、偏頗,輔助診斷—心想父親終於找到知音了。

他對於一些重症病人,習慣先排其八字,從其間找出有利的線索。而我從小翻他的書櫥、抽屜,早就習慣這種氛圍,三命通會、滴天髓、窮通寶鑒、淵海子平,這些命理書就這樣隨興看著玩,浸淫習染之餘,早已化為血肉的一部分。不過,平常看診時,並不會跟病人多談這些,一來時間有限,二來怕角色混淆。

其實,中醫四診合參,見到病人的那一瞬間,沒等他坐下來,就已經在匯整所有的資料,而脈診也可以透露一些訊息。不用排八字,根據經驗與生活法則,就已經可以說出一大篇了。

曾經有病人轉告,兒子回去後,問說:「究竟是去算命,還是看病?」不過是些平常的談話,我都忘了,可能點到一些個人心性方面的問題,但對病人來說或許是比較另類的經驗,從此之後,我就不願意多談。對一些還沒那麼了解中醫的人來說,醫師「秀」太多,反而會讓他滋生疑義。

其實,在文化脈絡中,五術山醫命相卜(註1)是一掛的,這些都是正統功名之外的「歧路」。有些傑出醫家屢試不第後(可能心性也不適合,沒有用心去考;或者更直捷了當地說,沒當官的命),於是專心從醫。

比如清康熙時代兒科名醫夏鼎(字禹鑄,號卓溪叟),自幼讀書習武,曾中武舉人,里中父老咸謂「所就未可量也」;之後毅然回鄉潛心從父習醫。時人曾譽夏氏父子「兩代以醫術濟人七十餘年」。

夏禹鑄曰:「予生平來,凡嫉我、欺我、負我、餌我,以及無故加我者,輒過而忘,獨於幼科庸醫而恨之,且恨之有九,何也?」

「常見艱子嗣,急者於穹蒼、於祖宗、於名山,禱無不至。一旦舉子,慶也如何。及病,付醫,輕者,重之;生者,死之。其飲恨也,又何如予抱公憤人也?遂引人恨為己恨。

然恨之正所以覺之也。覺之,則睡漢驚來,轉腳便步百尺竿頭,悟到醫家三眛。方見卓溪叟以九恨做醒人劈頭之一棒也。」

聊聊數語,性情畢現—還好他回家從醫,若當官,肯定下場很慘。

夏鼎是醫者父母心的醫家。

    另一位我極欽佩的清乾隆年間醫家黃元御,則因偶患目疾,遭庸醫誤治,竟眇一目,以殘疾而無法續路功名,此事發生在其盛壯之年,正待躊躇滿志,舉翼沖天之際,打擊何其之大!

幸有此一轉折,世間多了一位明醫,他精研易理,著《周易懸解》及《道德經懸解》,另有11部黃氏醫籍行世,近兩百萬言,清末傳入日本、朝鮮及南洋各地。後黃氏仍以精湛醫術,獲詔為御醫(屢辭不就,直至皇帝變臉,只好吃敬酒。精彩醫案見註2)。黃元御學術、醫術兼治且登於至極,因而勞瘁至無以復加之地步,一生境遇奇詭奮進,竟以54歲壯年卒,其命歟!(註2

當然也有不少醫家出自官場,如醫聖張仲景,官至長沙太守,因不忍病魔貽禍蒼生,潛心研究醫學,終成大家。

書未看完,竟寫起雜文來。我太隨興—每當想起父親及老師的教誨:閒事少管,看書研究為要—這是一把無形的尺,總是把我箍著,最終不致越界太遠—其實光是醫學,窮畢生之力,都難以精確掌握底蘊,遑論其他。但傳統文化中,與醫學相關的面向,比如五運六氣,還是需要花點力氣去理解;再說一個人的處遇、窮通,莫不影響其健康。所以,作為醫者,在一定範圍內,若能正確掌握病人命盤這張無形天書所流洩的訊息,對於診療應有一定程度的助益。

其實八字乃由宿因決定,皆是宿世善、惡業這兩種物質能量所造成。從一個人的八字,可大致看出其人命中善惡業的比例。德多的人,一路較順暢,阻逆少,或能逢凶化吉。惡業多的人,八字偏枯,或過於寒、熱、濕、燥,五行不均,體用受傷,無生化剋制之助,平生多阻滯厄逆(也就是修行命—該學的功課比常人多)。

人貴自知,知命而能及時進退,攸關一生窮通壽夭。一個立論中肯、不流凡俗的解命者,的確可以提供跳脫格局的不同思考線索。不是功名富貴的命,就別死命往名利祿縫裡鑽;換個方向,追求智慧,閒雲野鶴,也是方外神仙。

但是,這種層次的論命者太少—即使有,也很難找到;出名的,通常很少「別具慧眼」。所以,盡信命,不如無命,千萬勿執迷其間,喪了心性!

大凡具可推算必然性的命或運,其實皆可因善〈光明〉的招感,而有所改變─如「了凡四訓」所示的例子。所以,吾人必得念念清淨(所謂諸惡勿作、眾善奉行、自淨其意),毋有恐怖顛倒夢想,一切惟心造,善念自然招徠善的循環。

即使身處最困頓的逆境,剝極必復─復,復甦,一陽來復,陽氣升發之象。所以,即使是處在極剝的境遇,還是得「厚徳載福」,走正道是唯一脫困的方式!不必怨尤、不要報復,只有這樣才能走過死亡的蔭谷,重見天日。

任何情況下,永遠要對正道懷抱信心!須知這是最上乘的生存之道。

其次,如果我們由內而外自然煥發一種敞開的、包容而隨順的生命態度,與大地律動合拍,相信直覺,對生命就只是全然的信任,宇宙的天音與能量,往往會成為我們向上飛翔的助力。

同類相感,最真實的直感流自純淨的心靈—你就是自己生命最佳的領航者!(15/Dec./2010by李璧如/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

註解:

註一:五術,中華文化的應用篇,以易經為理論根源,分為山、醫、命、相、卜。山即為修仙之道,比方煉丹、氣功,而符咒、法術、甚至太極導引、太極拳,也都屬於修仙的輔助手段,這些都可歸入「山術」。

醫即醫理,中醫〈草藥、針灸、按推拿…等〉,以及其他相關的治療方法,皆屬醫術範疇。

命即命理,子平八字、紫微斗數、七政四餘、鐵板神數,這些都屬於命術,當然不只這幾種,只要能夠用來推算命運的,都可列入命術的範圍。

相即相學,面相、手相、骨相、宅相…等,皆屬之。

卜即卜卦,取卦方法很多,至於判斷卦象方面,比較常見的有文王卦、梅花心易,六壬神課也屬於卜卦的範圍。

註二:以下資料出自黃元御醫學學術思想研究,作者為黃元御五代傳人麻瑞亭(1903-1997)的弟子孫洽熙所撰。見其主編之「黃元御全書」,中國中醫藥出版社,北京,20051103-1104吳去疾《雪堂醫話》載昌邑劉樵山講述黃氏治病軼事兩則如下。

其一:黃氏鄉居,以醫負盛名。其女遠嫁,生一子,出痘,勢甚危,抱歸求治。黃氏一見,即怒駡曰:「此證險惡,不過日晡,其速行!」其女長跪乞憐,黃氏不顧,呼人急駕騾車送之返。時赤日中天,輿人故遲遲其行,中途遇大雨,周身盡濕,輿人乃駕車回黃家,蓋黃氏預囑之也。

時已日暮矣,黃氏率家人正佇立門外,籠燈相候。語之曰:「汝子生矣。此證內熱已極,非用此法,不能挽救。吾默察天時,知今日午後必有大雨,故弄此狡獪。不然,汝子豈能生哉!」遂處方與服,痘果透發而愈。

其二:黃氏嘗夏月出行,有數人見其至,相與謀曰:「黃氏號為名醫,吾儕盍試之?」一人故仆地,急招黃氏診。黃氏曰:「此人僅能延數刻耳,哀哉!」群嗤之以鼻。

黃氏曰:「毋!其聽預言。汝等初意,乃與余為戲也。不知今當夏月,濕熱交蒸,此人仆地之時,熱毒之氣已從口鼻吸入,內又有腸胃之病,感之而發,其來也暴,非藥石所能瘳矣。」眾不信,黃乃行。未幾,其人果腹中絞痛,不數時即斃。

※       ※      ※       ※      ※      ※      ※      ※       ※ 

黃氏晚年,在太醫任上,瀋陽-王爺之子病篤,遣人詣京,求乾隆帝委太醫往診,帝即命黃元御前往。即日起程,乘轎奔赴,夜不住驛,轎中假寐,食不下轎,裹腹而已。

至瀋陽,直奔王府,報名入,徑往正堂,王爺降階相迎。方落坐,黃氏未及請問,王爺即欲述其子病情。

黃氏曰:臣進府時,聞東廂有呻吟之聲,可是小爺?王爺對曰:是也。黃氏曰:無須診視,其肺已腐爛不堪,無藥可醫,惜哉!王爺聞言,面露驚愕之色,旋即面冷如鐵,起身曰:先生少坐,本王去去即回。

未幾,侍者捧一盤呈於堂,視之,其內乃一腐爛人肺也,濁血流溢。黃氏大驚失色,方欲問其故,王爺已手握匕首而至,雙手及利刃盡染血污,抱拳稽首曰:先生神明,本王佩服!適才已將犬子殺之,此乃其肺也,果如先生所言。

黃氏驚倒於地,面如土色,張口結舌,無言以對。稍定,乞歸,王爺允請。黃氏即刻起程,形容一如赴瀋急促之狀。

至京,拜表奏乾隆帝診病及王爺殺子始末,謝罪並乞歸故里休養。帝不究其直言之罪,好言撫慰,准其所請。未及陛辭,即匆匆返籍,病臥不起。其子請問病由,黃氏詳告之,並曰:為父已膽破神傷,醫藥無及,尚有百日陽壽,速請好友故舊一訣!果百日後而逝。



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

諸虛百損—西醫的死穴,中醫的強項

  這位懷第二胎的孕婦,姙娠六、七週,噁心、劇吐,頭痛脹、快速移動時吐更甚,疲累至極,夜眠不安,多夢紛紜,心悸、怕冷…

   主訴一堆,主症只有一個:心陽虛損,血氣不足敷佈全身所需,以致功能失調。處方七日粉劑,豈知之後即不見人影。

   今日卻忽見她來診,原來是產檢時西醫告以「藥都是中國來的,恐怕會有問題…」,告誡她勿服云云。病人諾諾,只好放著不吃。但她要上班,不能這樣成天沒電似地病懨懨,那天實在難受得快掛點了,只好吃一包中藥,沒想到半小時不到,體力就上來了,噁心、嘔吐、頭痛的症狀都緩解,這個身體又能運作如常了。所以,她顧不得西醫的告誡,把那些藥都吃完了。

中藥配伍,具有彼此監制的功能。

   聽到西醫胡說一通,輪到我快掛點—對於自己不清楚的狀況,胡亂下評斷,施加無謂的忖測,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;但這種狀況層出不窮,所以,這次我不得不說清楚,寫明白,以視正聽。

  1.我們是正規、合法的診所與醫師(不是路邊賣藥或藥房處方),受國家管制(偏偏有人特別喜歡密醫,愈「密」愈好-但我不是一昧反對密醫,有人只是機運不好,無法取得執照,不見得醫術不行-但若是沒有公開、接受管制的醫療,萬一出了問題,那是沒得討的)的正規醫療場所。所以,藥的來源與品質,我們自會控管。

   我曾到北京安國藥市參觀過,我們的GMP藥廠在當地都有合作契收的農家,必須按照規定施種,才能合格驗收。

   再說官方也有一套檢驗的規定,且藥物在炮製、煎煮過程中,就算有毒物殘留,也早已揮發殆盡。
 
   而且,中醫方劑是依複方的概念配製,各藥之間彼此監制,療效較佳,更為安全。我們處方也一定是隨病程、個人特殊狀況、節氣而隨時更迭,很少一個方劑長期服用。所以,根本毋庸過慮。

  2.有人擔心中藥摻西藥的問題。這種狀況即使有,也只可能發生在「懂西藥」的某些醫藥從業人員身上;我們純中醫,根本不懂西藥,當然更不可能亂加。

  而GMP大藥廠(不是隨便配藥的小加工廠),源頭是很安全的,大家是做長久生意,沒人會惡意操作,搞砸自己的招牌。最重要的是,依中藥醫理正規下藥,力道精準,就已經很有效了,何須西藥礙事?

  3.再舉一個關於「人參怎麼吃?」的例子。
  比如產前或血崩病人,西醫說不能吃人參。但第一,他看過幾篇有關中醫人參的paper?第二、他是否清楚並理解中醫是怎麽用參的(適用病機、用法與劑量)?第三、此參是彼參嗎?經炮製與生曬原味及精萃的人參皂苷是差謬以千里計的幾碼事,我們指涉的是相同的東西嗎?

   如果一位醫師(中醫也是一樣),在他不很清楚的領域,用一般「常識」在發言,可能會誤導病人,並造成極大的困惑,這是極不負責任且不專業的態度。

  4.中醫的強項,也正好是西藥的死穴-諸虛百損,所有功能失調的狀況,在沒有損及實質臟器的階段,用中藥來調理,效如桴鼓。

   就像前面提到的這位孕婦,我們用藥是提綱契領,抓住一個主症,頂多用一些兼症的藥,但她全身的機能就可獲得改善:除了基本的嘔吐、頭暈、脹痛改善外,排便細少或濡瀉,以及夜眠多夢都好轉,不僅每日排便且成形,睡眠亦較馨。

   所以,中醫絕不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若照西醫的邏輯,她除了吃止痛、止吐藥,是不是還得吃軟便或鬆弛、鎮定劑?所以,中西醫治療邏輯根本完全不同,兩者可以互補所長,實毋須在病人面前製造不必要的恐慌。

   設想如果在病未成氣勢的早期,就如這位經產婦,已生過一胎,又未善加調攝,再懷第二胎,氣血失調,體能當然無法負荷。此時,若不借重中醫,那麼照這個趨勢下去,我保證她後面幾個月,必須住院安胎,躺在病床上,啥事都不能做,這樣還能生出什麽健康的寶寶?

   臨床治療時,這樣的病人有時不用服煎劑,光是粉劑,只要份量加重些,就能搞定。試想這樣可以撙節多少醫療資源?但是,誰有慧眼能看得到,這段「未大病」之前黃金處置期的重要性?

未大病前善加調攝,可撙節資源。

   中西醫之間實質存在巨大的鴻溝,其困難在於中西文化原就扞格不入,如油與水,根本無法相融;既不能平等對待,現實上就只能勉強委屈一方。

  一如唐君毅所謂中國文化為「早熟文明」,相對於十九世紀以降,西方所發展的醫學新知、新技,理論架構成熟且早已粲然大備於漢唐時期的中醫,可謂「古代類型」的知識體系。現行醫者仍遵內經大旨臨床、診療,且卓具療效。

   但是,這樣一個早熟且醫政體系早已發展完備的醫學,卻在發展近六千年的最後一百年,與古老文化同時遭致西方文明的無情侵襲與摧殘。

   我們這一輩承擔傳統責任的醫者,面臨的是最精粹的祖先遺珍即將遭受支解的險峻處境,病人不了解中醫的治療思維與規律,無緣及時接受最上乘且自然純粹的治療,殊為可惜。(31/Oct./2010)By建中堂中醫診所李璧如醫師

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

生存,人類最大的遊戲—品味「歲月神偷」與「無言的山丘」

這兩部電影是2010年9/18–10/31日舉辦的「台北縣電影藝術節」放映的片子,在縣政府裡(古代的衙門)看電影,讓我感受到作為人民主人的光榮;許多富涵人文氣韻的佳片,令人回味再三……


  「歲月神偷」敘述逃難寓居香港違建的鞋匠一家,飄盪歲月中的生命流轉,有些沈重、蒼涼,有生活的困頓與艱辛,也有勞生中難得的片刻安逸。

   總是孳孳矻矻辛勤工作的鞋匠,殷勤招呼內外的賢美妻子、俊美優秀的大兒子,還有調皮可愛的小兒子,這樣的一家子,即使淪落異鄉,寄人籬下,討生活的滋味不好受,但隨著歲月無聲流逝,總有個美好的前景,支撐著他們前進。

   誰知一向是運動健將的哥哥,無意中發現心儀的女生家境富有,走出她家後,那鬱結即鎖上心頭,再也無法舒展。異鄉人的貧窮宿命,連秋節的禮盒都是留著作為人情酬酢,家人只能分食零星的半個月餅。小弟偷偷訂了月餅,家人無力償付,在眾目睽睽下哭喊:「我要一個人吃一盒蛋黃月餅…」,哥哥一把摟住他,貧窮再次活生生的現前,衝擊著年少的自尊。

   然後,功課一落千丈,紅字讓暴怒的父再也無法忍耐,氣得連飯都吃不下;甚至
他最拿手的跨欄比賽,竟然不慎跌跤,這一跤跌碎他的金牌夢,也把他最後的信心打垮了。

   最致命的是,女孩赴美前夕,颱風襲港之夜,把他們賴以維生的鞋舖與住家吹垮了,父母與哥哥死命地拉著屋頂,與惡風暴雨搏鬥,拼了命也要保住這個最後的遮蔽!

   誰知就在風雨甫歇,滿目瘡痍待復之際,正當青春年華的哥哥卻病倒了,竟然得了難治的血癌!再度把這個貧困的家庭推向窮絕的深淵,躺在病床上的哥哥僅能賴輸血續命。

    兩夫妻一邊收拾店面,流著淚重刷招牌,反覆刷著鮮紅色的漆,那「鞋」字,去革加上人成「佳」;若左下加個「大」,中間加上人,卻是「難」—既「佳」且「難」,正是真實人生的寫照,歡笑與淚水交織的人生,儘管苦澀總是如影隨形,得隙還是且偷歡啊!

   那幕父親心疼鎮日奔波於家庭與醫院的妻子,端出偷偷精心設計的紅鞋,說她應該要有雙好鞋;太太踩上新鞋,哼著「一步佳、一步難」,患難夫妻的真情,那背影令人動容!

   哥哥最終還是走了-就在女孩返鄉看過他,表達想天天來陪他之後—他始終無法跨越心中那道他最在意的「藩籬」—貧與富始終是涇渭分明!

    由張婉婷編劇、羅啟銳導演的這部電影,雖是小品,卻韻味悠長,令人迴思不已。尋常人生的跌宕起伏,死生之間的無奈與傷痛,卻是人人必上的一門課啊!

生命如何施展,有時與心性有關。

   先談哥哥,他的病起因於「心喪」,被女方家的赫赫財勢所懾,心氣錮結難抒,導致之後的身心弱化,風雨中的寒濕是最後一根壓垮他的稻草。

   白血球是身體的防禦系統,防禦系統一垮,其他當然也就兵敗如山倒—寒凝之氣僵固了他的造血功能,他喪失自信,認輸,也徹底放棄了他的人生。

   凡事求完美的個性,與一絲不苟的父親同出一轍。其實還只在人生起步階段,若有心奮鬥,難道無法闢出一片天嗎?但他的血液裡少了這份霸氣,這是先天條件使然,所以,如果不是生這個病,在往後的人生,恐怕還有各式各樣等著他的考驗,他也未必熬得過!

    所以,就像精子必須奮力泅泳,只有獨佔鰲頭的,才能取得成胎的資格,這就像人生,是一連串「競爭-淘汰」,優勝劣敗,不斷汱換的過程。能夠存活的,雖也不乏機緣使然,但更重要的決定因素是,生命的強韌與彈性程度,只有那能認清生命實相,永遠懷抱希望,奮力不懈的人,才能取得最終決戰的出賽權。

    至於隔著熱帶魚箱,一出場就奪人眼球的小弟,透過他的童真之眼,我們認識了片中的各個角色—在這個離亂世代,悽惶動盪中,人人都在尋求生路—總是要走的,不管是有能力的,移民到美國(哥哥的女友一家);年老的(祖母),遲早也要棄世。不管他如何央求祖母:「你不要走嘛!」祖母一逕回他:「不能不走哇!」是呀,誰能違抗上天的旨意呢?那看不見的隱形命運鎖鏈,其實早已牢牢套住我們的頸項。

   個性單純,卻又機靈、花頭較多的小弟,小小年紀就看遍人生百態,擁有亂世存活的足夠本錢,還有父兄的愛撐持著,所以,最後他和母親活了下來。

   生命無時不在流轉,人生常如落葉飄零,其中別有況味,而我們總是能從不同的視角,感受不同的領悟!

*****          *****          *****         *****

    由王童導演的「無言的山丘」描寫日據時代,九份礦區的金粉悲歌。

    兩位兄弟棄長工不做,冒險往外探尋更好的發展機會,他們來到九份-傳說中的金蟾蜍山,展開他們的生命之旅。

   地底下暗無天日,沈悶、繁重的工作之餘,最大的放鬆,就是發薪日找個女人燕好。

   有男人的地方,必有粉味。這些女人穿梭在這群渾身汗臭的男人中,與男人淘金的目的相同,無非也是為了「生存」,為了這個神聖且崇高的目的,忍著淚水(男人則是流汗或流血),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!

   在一片陽剛中,這些看似依靠男人而維生的女人,其中最突出的是,老鴇與阿柔。開酒家的老鴇有一個相好,但臨事決斷之際,還是得靠女人用天生的本錢來過關(礦區規定不能偷渡金塊出境,所以酒家也只能收現金-但老鴇卻認為可以低價換入,再用妓女掩護送出礦區)。雖然這招後來再用失敗,甚至被抄,但她還是有本事二度開業,並且重新站起來。

   另一位就是死了二個丈夫,帶著一群孩子,除了分租房間當二手房東外,還自張艷幟的「阿柔」。

   經常蓬頭,大小聲么喝孩子,甚至滿口髒話的「阿柔」,也是兩兄弟的房東。日久,阿柔與哥哥動了真情,還盤算以後一起回鄉買地…

    豈知,命運之神並不放過他們,已漸融入當地社群的兄弟,
大哥卻在一夜秘密盜採,行動失敗,慘遭炸死。

   兄弟倆相依為命,逃過先前主人追殺的魔掌(哥哥自剁指頭,讓殺手回去有所交代),辛苦積攢了一些資財,最後卻還是死在一個「貪」字〈雖然是弟弟起的頭
〉。

   在異族無情壓榨下的礦工生涯,好比自掘墳墓,一次次的災變,死了親愛的同僚,生命如草芥,人的尊嚴絲毫未受尊重,弟弟忍不住高唱「歸去來兮」,可惜他們並未察覺這是生命深處示警的蛩音。

    天人永隔的傷慟,粉碎了阿柔的夢想,她毅然剖開藏在竹節裡的積攢,帶著孩子,還有三個丈夫(包括哥哥)的神主牌,獨自踏上歸鄉的路…

   為財所迷的眾人中,只有阿柔清楚自己的角色與方向,她做她能做的,目的只有一個,明確而清楚,並且
時候到了就走,毫不戀棧。

   不像那些流汗、賣命的男人,為了錢來到金蟾蜍山,賺了錢,有的當了火山孝子;有的卻老想撈更多,最終連老本也都賠上了!

   女人的韌性,由這個「柔」字一覽無遺,百煉鋼成繞指柔,看來一點也不柔的阿柔,就因為內在暗寓的這股「柔」勁,讓她在困境中揮灑自如,最終還能領著孩子,走出困境,回到她早已設定的生命主軸。

   這部片子裡面,所有的角色,只有阿柔,能夠完全掌控主導點,並且在這場生命弈局的遊戲中,全身而退。

   不像其他人,自以為來到目的地,自以為掌控了什麼,最終仍然只是命運的傀儡,不知為誰而活,不知為何而死。雖說「人生海海」,但是,我們還是可以從不同的人身上,看到不一樣的風景!

結論
   整部人類的歷史,就是一部求生存的史詩。能夠在一連串戰亂、流離或人生的重大事故中存活(Survival)下來的,必然具備一些基本條件,這些共性,也正是我們需要開發與培釀的素質。

從人格特質與行動取向,再作最後總結:
1. 冷靜與理性。
   不被情緒襲捲,誰能儘快從潰堤的淚海中上岸,誰就能先找到制高點-那明確而光明的出路!

2. 韌性與彈性以及永不放棄的毅力與決心
    過剛易折,水之道在「柔」,沒有適度的韌性與彈性,無法自我調適,並與周遭環境和光同塵,更無法拉開人生的三度空間。
    而前面這兩個條件,必須以身體健康為前提,如肺氣不足,即好悲憂,如紅樓夢裡的林妹妹,屬早夭之輩。脾氣虛則多憂思,過則氣結不舒。腎氣不足則善恐,恐懼則氣下,難成大局,更無法堅持到底。膽氣、心氣怯弱,則多驚懦之流,事易反覆。

3. 奉行大道。
   人生行路,奉行先哲經驗傳承的大道,是最安全省事的保命法則。
   也許有人行險徼倖,卻能繁榮,但那必不久長;熟讀經典,吸收古人的生命智慧,那從歷史的艙底散發出來的暈黃芬芳,才是真正長保安康的快樂之道。(15/Oct./2010)By建中堂中醫診所李璧如醫師
 

誰知命運會把我們拋擲何方?〈取自網路〉

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

一位女醫師受困黑幫的日子

  我曾經誤入黑幫,有兩個多月的光景,無法安心閤眼。其實,第一眼,我就知對方的路數(那掩蓋不住的氣味),但第一、對方掛念珠、戴佛珠,又茹素,你會覺得「喔,這應該是一個改過向善的人」;第二、從沒有和這樣的人相處過,因而輕忽了各種可能碰到的難題,也高估了自己應對的能力。

  有些屬於人「根性」的東西,萬萬不能輕忽,階層與屬性是有意義的,否則璩美鳳不會敗得那麼慘(那個郭××跟她差距太大,她卻誤引為知己,結果引狼入室)。

  那時,我在鐵門拉下來、對方保鑣人馬環伺的情況下,被迫簽下一份據說有效的約,待遇壓到比初出道的醫師還低(對方是外行人,這間診所的一切還是我打點出來的。表面上說,你儘管去發揮,但運作沒多久,卻露出真面目─這也沒關係,我本非管理長才,但他不好好說,有些迂迴的情緒,我也沒搞懂-不解這個人與他們的作風;再說他們的行事種種,也無法令人放心)。

   對方威嚇:如果你敢不幹,就要賠我所有的裝潢費用(200、300萬,價碼當然由他開);還有什麼如果我敢到別的地方看診,他會派人去站崗、什麽…。

  這種狀況就像掉進糞坑,非走不可,但怎麼脫身呢?我也不能嚷嚷,萬一沒人接手,那我怎麽辦?所以只能忍耐,忍耐他會突然暴怒,衝進來,渾身發抖地敲牆壁(木板隔間)或桌子,只因不知那裡令他不爽!(有一次,他在外面發飆,氣沖沖的,我只是小聲說了一句:喔!他要去拿菜刀了?因為裝潢期間曾有工人遭拿菜刀威嚇-這下不得了了,矛頭換成我了)。

  有一次,朋友來看診(那時我很害怕,常打電話叫朋友來),我跟她筆談,他竟然衝進來罵;其恐怖之情狀,非身歷其境者無法理解。

  直到元宵過後,覺得氣比較旺了,我在下班時,在門口跟他嗆聲:「明天起,我只看晚上,下午不來了。」這下不得了了,聽說他集結所有員工,發飆訓話:說他們曾經在山下陪檢察官、法官玩樂;而山上他們的兄弟,趁機把女生脫光,綁在樹上……還有很多狗屁事跡,令人不寒而慄!

  第二天,他就拒絕我上診,也不讓申報健保(已到月底),但診所掛我的執照耶!他就讓一堆員工待在診所玩樂,當然更不讓我拿走老師署名的字畫與清朝的老藥罐。

  後來有人提醒我,你不能讓老師幫他背書(那時他早已在應徵別的醫師了),於是我決定突襲拿回我的藥罐與字畫。

   但那麼多東西,藥罐還得打包,怎麼拿呢?一定得找幫手,思前想後,找年輕的男生,萬一打起來,場面難控制;只能找我爸爸,第一,他身手還可以;第二,萬一怎樣,老人家見過世面,對方多少也會忌憚些。於是準備紙箱與報紙、膠帶,坐上計程車,一大早開門的時候進去,早上人少,同事也知道怎麼一回事,於是火速包裝,六個罐子裝箱,拎著就走。一位現場同事說,一下子都拿走的話,場面太冷清,於是就留下老師那幅字。

   回家想想,還是覺得不能讓老師幫他背書。只剩一幅字,我自己出馬就可以了;於是過幾天下午,坐計程車過去,車子停在門口,我下車,進去,伸手一摘,拿了就走。

  之後,立即接到他的恐嚇電話:「你爸、你媽、你弟、你妹(一個個點名),不知道要怎麼死啊?你竟敢未經我同意拿走?(上面署我的名,竟不准我拿走?)我要報警!」

   去報啊!我好整以暇地和朋友在復興南路逛街。

  後來,實在沒什麼好吵,他就一直要診桌的鑰匙,其實那裡面也沒什麼東西。我當下就叫快遞送回去。據說,他拿到鑰匙,高興地跟同事說:「你們看,嘿嘿,李醫師還是怕我的!」然後戒懼謹慎地打開抽屜……

   因為大小章一直在我手上,所以後來他們找到醫師,要辦手續時,我一邊接聽他保鑣打來的電話,一邊走到國稅局,終於可以把這家診所終結了(即使同名,也是另一家診所,跟我毫無瓜葛了),那晚始能安眠。

   這兩個月,說好的薪水也都沒給我(只有前面一個多月的健保給付,幾萬元而已),第三個月就耗著,因為執照關係,我也不能到別的地方上診。但我也沒那個命跟他們耗下去了,自由遠比一切更重要!

   前兩年,有一天晚上,居然在捷運站碰到他。我是個大大近視,站在他前面左看右看,覺得就是他(他可能作夢都沒想到會碰到我)。後來見他後面有個空位,於是,我背坐在那裡,撥手機給弟弟說:「我碰到那個黑道某某某…」,他聽出我的聲音,嚇得彈起來,正好車子來了,我轉頭看到他眼神驚疑,正火速地「倒退嚕」回車上!

  你還怕我哩,怕我跟你要欠薪嗎?

  後來聽說由他全面掌控的新診所,對醫師就客氣多了,給的待遇也還可以;至於有沒有其他的是非,那就不關我的事了。

黑暗中的光─引路的盼望。

Gilert-williams, fairy moonrise
後記:
  中醫認為,肝氣要如野木之自然條達,升已而後降。但現實生活中,大家都有悶的時候,這股悶氣若無適當疏導,的確有可能悶出各種不同的病!

   現實生活有太多壓抑的來源,但如果有足夠的自覺與感知,我們會清楚如何走自己的每一步路,即使不小心誤入匪窟,也會立即醒轉,然後有策略地,用最快的速度逃離。

   一時的壓抑,一般人都還能承受;但若長期的憂煩,那種深沉的不快樂,會弱化我們的心靈動能,種種不合理、不人道的待遇,會在心靈烙印,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,無論如何都必須反抗到底,絕對不能逆來順受。

  這件事情是我的一個病根,前後三個月,真是嘔得可以,甩不掉的感覺很不舒服;但一向快手快腳的我,在這當中也不得不學會忍耐與面對,待時而發,俟機而動。當時,幾乎是完全的無依無靠,因為面對的是不熟悉的「族群」,無法以常理揣度,只能且戰且走。或許對方也覺得碰到怪物,太難馴服與掌控。但誰能掌控誰呢?他的保鑣多年來渾身僵硬、夜難成眠,長期活在變化莫測的壓力下,而且所為偏離正道,不生病才怪!

  這樣的人,本身即被自己龐大莫名的無明所綁架,他完全複製來自暴戾母親的波濤起伏,並以這股無法控制的怨怒乖違之氣,隨意宰制、凌虐他人。一個沒有共生概念,只求自我利益的人,從幽冥之處,投射出令人難以索解的黑暗意念,那見不得光的、註定只能存活在穢暗角落的負面能量。其實,這也是一個無法自主、徹底失去自由的生命啊!

  所有存在陰暗中的事,一旦曝光,它的質量就會稀釋,負荷隨之減輕,這是我寫下本文的目的,也兼以惕勵來者!(19/Sept./2010,凡那比颱風來襲之日)


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

當美麗與美食相遇—關於減肥的一個形而上層次思考

  
   今天是Jolin生日,她說:「我在控制吃跟慾望,這兩件事情上還滿厲害的,算是天賦異秉。『愛情』這件事就很難講,是我覺得比較沒有辦法把握的,因為那是兩個人的事情,而且緣分也很難說。但是食物就擺在你眼前,要吃不吃,那是很簡單的事情。」

  食物就擺在你眼前,要吃不吃,那是很簡單的事情—凡面對「慾望」,能堅毅「控制」,皆非簡單之輩。
 
   其實,對很多人來說,「吃」,真是極大的誘惑與滿足。不當的節食,其實形同將人推入準精神分裂狀態的邊緣—在渴欲與禁忌間掙扎,好想吃,卻又不能吃!這拉鋸戰就要消耗多少能量啊!

   但是愛美的妳,如果妳對這檔事沒有太大的警覺,的確有可能因為生活形態的固定、應酬的增加(包括兩人世界的甜蜜),休息與睡眠不足,新陳代謝率變慢,短短一兩年內,不知不覺中竟然變得臃腫不堪。

  暴肥如此容易,但減肥卻如此艱辛!親愛的姐妹(兄弟),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避免或至少減低這種折騰呢?

   我也是愛漂亮的女生,加上工作角色的關係,所以更是非常關心這個主題。以下是我整合工作與生活經驗的相關思考,與同志共饗:

肥胖,只是個人的問題嗎?
   其實飲食跟愛情一樣,有時並不是可以那麼的個人化,因為除非你有極大的決心與毅力,否則就飲食而言,其實是很群體主義的。以辦公室而言,同事之間不免吃吃喝喝,有時還延伸到下班後;一個正在減肥中的人,其實滿煞風景—因為她提醒了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心頭之痛—拜託,胖的人不是只有你好不好?(物以類聚,瘦子很少出沒於一群有份量者之中)。

   所以,如果人緣太好、親友太多,這種人通常很難減肥成功,除非她極有毅力,堅持原則,並且話術一流,可以笑談間擋掉一堆卡洛里,大家還覺得對不起你。
   如果沒有這個本事,那麼最好有些時候離群索居,這樣干擾比較少。

   而且我們自我的身體形象,也常受到身邊人士的影響,比如老公喜歡豐腴的老婆,長輩認同福泰的媳婦—這就沒輒了。
   這是減肥者要面臨的第一道人際社會壓力的關卡。

其次,肥胖這檔事,只是身體層面的問題嗎?
   肥胖,是一種多餘熱能的過度屯積;因何致此,何以致之?這牽涉現代人最核心的困境—身心長久以來處於分離的狀態。

   食物帶來能量與營養,它能滋養我們荒漠的生命,我們理當懷著喜悅與尊敬來享用。事實上卻經常不是這麼一回事—大多數人總是囫圇吞棗混完一餐(果腹),常在心不在焉的情況下,吃下過量的食物而不自知。特別是在情緒低落(比如失戀)的時候,食物變成療傷的安慰劑,而且來者不拒,只要能入口的,什麽都吃!

   在某些層面上,一個癡肥者通常是處於「愛的饑渴或匱乏」狀態,他失去或逐漸喪失渴望的愛,同時也忘記或停止愛自己,食物於是成了唯一的安全出口。肥厚的脂肪層構成自身與外界的屏障,受創的靈魂選擇躲在暗處,舔著傷口,自怨自艾。

   如果我們能察覺隱藏在靈魂深處,生命真正的吶喊,或許就有能力與意願,甩脫長期以來束縛我們的老舊思維與不合時宜的行為模式。所有的堆積,不論內在(肥脂)與外在(身外物事),其實反襯的是我們荒蕪的內在啊!一個寧靜的、本來俱足的生命,他什麼都不缺的呀!

   所以,真正的減肥,必須從落實清理內在出發,覺察身體真實的感受,身心合一地活在當下。
   那麼,就先從清掃周遭環境開始,先把用不到的東西,打包送走,慢慢一點一滴地喚回希望與愛的力量,並且讓它成為你的慣性。

群體力量常影響自我觀感。

第三、


Normal
0

0
2

false
false
false












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

中醫治蕁麻疹,不必吃一輩子的藥

  七月天,阿煜匆匆跑來。他說幫忙倉庫同仁搬書,搬得汗流浹背,塵埃很多,回到辦公室,冷氣好強,還打了幾個噴嚏。誰知回家就全身起紅疹,入夜後癢得更厲害。吃了西藥,只是壓下來,翌日又復發,醫生說要吃一輩子的藥,他很焦急地問:「真的是這樣嗎?」

   當然不是!我給他一星期的粉藥,解表疏風稍佐清熱涼血,吃完就完全好了,沒有再復發。

  回想多年前,還未正式習醫前,也曾得過蕁麻疹。某日早上醒來,發現四肢全是一塊塊大小不一、浮凸肌表的團塊,真是駭異莫名,怎麼一夕之間就變成這樣?那時隻身在外,也沒告訴家人,就跑到當時頗負盛名的「黃X月」博士處看診,我記得花了2600元,打一針,在診所睡了一大覺,起來全不見了;於是很滿意地跑去上班。

  豈知,第二天一覺起來,狀況還是一樣,太恐怖了,要是永遠這樣,那怎麼辦?我哭著就近找中醫朋友,先找到古道堂的李仲亮大夫,後來我爸也知道了,我就吃他們兩個的藥好了。

  會生這個病,當然有些原因。我的病因肯定夾雜情緒因素〈因為過沒兩天,高層就公佈我的工作範圍有些微變動,是我不樂意接受的,因為在我最在乎的「意義」上,已打了太大的折。當然,也就從那一刻起,我徹底了悟自己是專業人的料,無法在組織裡繼續「和」下去了。於是,下定決心從醫〉,但是記得非常清楚的是:發病前一天晚上,和朋友吃宵夜時,風從我寬大的連身袍子裡穿過腰際的感覺,夏夜裡,驀地颳來一股涼意…

  蕁麻疹最主要的外因,首為風邪。先有外因,然後伴隨個別體質〈同樣環境與條件下,其他人卻不一定發病〉與情志因素。《諸病源候論‧風瘙癮疹候》:「風入腠理〈腠,肉眼難以得見的表皮間隙;理,可見及的皮膚紋理〉與血氣相搏,結聚起,相連成癮疹。」

  關於蕁麻疹,中醫歷代文獻記載甚多,如「癮疹」、「鬼飯疙瘩」、「風疹塊」等,多以症狀命名,主證為邊緣清楚的風團〈也有表現為紅疹或抓痕〉與瘙癢。由各種不同原因誘發,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,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。

  《素間‧風論》云:「風者,善行而數變。」風邪所致之病,變化多樣而迅速,蕁麻疹發無定處,時隱時現的特質,正是「風」的表徵。

  瘙癢則是邪鬱肌表、腠理,欲發不發所致,以致風團的表現或色澤不一〈蒼白、淡紅、紫紅或暗紅…〉、發作時間不一〈日作夜劇或反之…〉、瘙癢的程度也各異〈劇癢、遇風則甚;得溫則減,遇寒加劇…〉,總總名狀,須詳細辨證。

  飲食不當也是蕁麻疹的病因之一,中醫認為,魚腥海味、辛辣炙烤等物,性多溼熱,食之化熱動風,引動伏邪,怫鬱於皮毛腠理之間,甚而腸胃氣機失調而發病。

  不過,由於「肺主皮毛」,肌表為人身之藩籬,邪氣每由此而入,進而與內邪、伏毒相合,所以,不管何種證型的蕁麻疹,逐邪出表、疏風解表一把邪氣由表(皮膚)排出,均是治病的第一要務。

  所以,中醫治療蕁麻疹,必用解表疏風藥,以調和營衛為法;其次視個人體質及證型,決定用藥方向,或清熱、驅風、除溼、扶正、養血益腎,不一而足。然後,必須少佐止癢藥。

 婦科針灸,有助天癸如期。

 以下分享幾個治驗個案。
  個案一,是一位年輕的補習班老師。因亂經、痛經、失眠來診,之前因忙碌,無法規律就診,只能急就章地解危;到去年十月終於下定決心,要好好的調理體質,徹底解決女生最麻煩的甜蜜負擔。MC雖兩月未行,但蕁麻疹已罹一個多月,夜癢的狀況甚為嚴重,兼之畏寒且眠差。基於「有表證,當先解表」的原則,先治蕁麻疹,予7日份粉劑,對體弱或初診者,通常我習慣先用較緩和的解肌和營衛的藥,若解表效果不明顯,再用較強的驅風逐寒藥。

  次診改善不多,MC仍未行,於是在解表驅寒的前提下兼用化瘀益腎的藥,以助天癸〈月經〉下行。病人狀況陸續改善中,到第四診,睽違三個月的好朋友終於來了,蕁麻疹仍偶爾發作。因補習班冷氣真的很強,女生又愛漂亮,喜歡穿短裙,整天在「冰庫」中,療效難免進退。

  中間還染患風寒劇欬,總之,就這樣一路顛簸前進,為了方便,只予粉劑,至第十一診,蕁麻疹終於完全擺脫,經水也如期而至〈這部份還配合針灸〉。因為患者以前都要打催經針才能來經,現在雖然MC週期較正常,但還得靠中藥的力量,所以仍持續調理,努力「培本」,以期改善根本的體質。

  另一位媽媽,風疹夜癢已逾半年,兼有排便不暢的問題,服二星期粉劑,已改善甚多,僅偶爾發作,陸續調理約二個月痊癒。

  產婦做月子一不小心也易染患風寒,導致風癢。這位病人兒子已二歲,但產後迄今,蕁麻疹未癒,風疹團塊好發於四肢,夜癢甚。求診二次,予粉藥,後即不見踪影。二個月後又現身,才知原來每天要服西醫抑制肢癢,現僅三、四日服一次即可。這回來是因眠時半身麻,且頭脹、肩頸脹,排便無力。予解肌和營衛的水藥四帖,服後諸症改善,蕁麻疹嗒然若失。後再服四劑,鞏固療效。

   另一位初產婦,說上月底產後,身上癢疹,紅疹時出時沒,夜則癢甚,乳腺微塞,便微秘。這位生第二胎的病人,之前懷孕還有宮縮過頻的早產徵兆,幸好服藥後改善,不必像生頭胎時提早住院安胎〈那時還未尋求中醫治療〉。

   因為是老病人,體質摸得很清楚,原本就氣血不足,幸好此次產前沒出現孕疹,但產後終究氣血虧虛,加上長夏暑蒸,坐月子中心必然整天開冷氣,難免風邪入侵。抓住主症,其餘兼症,並不難處理。於是代煮六帖藥,服藥兩天,症情已減輕,搔癢已戢,奶水量亦已足供Baby服食。

   蕁麻疹是最輕淺的風邪之疾,最好在病初起,即予迎頭痛擊,以免遷延日久,遺留後患。若萬一失治,每每因患者體質因素,致表邪內伏,與氣、血、痰、濕、瘀鬱結,加上情緒煩悶,夜難安寢,均可導致氣機不暢,臟腑功能失調,瘀熱內生,壅滯於肌表脈絡而發為慢性蕁麻疹。不僅診治費時,亦須加倍耐心,才能根治;臨床治療,分型辨證,從根本拔除鬱邪,法無定法,方無定方,可以根治,毋須吃一輩子的藥。(10/Sept./2010)

食物也可能引發蕁麻疹。

 

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

痤瘡或濕疹,中醫治療不一定立刻好,但會斷根

長痘痘真是愛美女生的夢魘。

   病人小芬滿臉痤瘡,每星期固定來一次,已治療將近三個月,最近她還跑去皮膚科作了一些處理,看起來更嚴重,痘子似乎越冒越多,紅腫熱癢,更甚往昔。

   這是一個必要的陣痛期,但病人不知能不能捱得過?
   正好阿鳳來了,阿鳳去年曾來治療半年,終於把她十年的面皰痼疾處理好了。機會難得,我趕緊把剛走到樓下的小芬叩回來,好讓阿鳳「現身說法」!

   兩人狀況差不多。當時阿鳳也是幾乎面無完膚(除了額頭),其餘都佈滿痘瘡,紅、腫、熱、癢、痛,有的硬癤,熟後冒出黃膿血泡,挺噁的。但也許阿鳳有土象星座的耐性,連我都快受不了的時候,她卻一直耐著性子讓我治療。

   其間幾經轉折,當然不是一藥到底──用藥的思考方向,配合她其它的狀況(整體調理,比如經期、脂肪肝等問題),經過一些調整;甚至包括外敷(中藥粉)、營養補充(比如,好的油),以及我要她減少外食等等配合措施。阿鳳也都很認真地照做,終於在大約半年後,終結這個跟了她十年的夢魘!

 小芬當然有一堆問題要問,阿鳳告訴她:「有一段時間,因為排毒的關係,的確有可能變得更嚴重(表象),但要忍耐,不要用任何化妝品,免得增加皮膚的負擔,只要用絲瓜水就行了。」她說得頭頭是道:「只要把體內的熱毒排出去,就好了,否則吃西藥、擦西藥,用時是OK,但停藥就完了,根本無法斷根嘛!」

 「同時要儘量吃得清淡…」小芬說,「喔,雞排,就不能吃了…」,「那當然,儘量用蒸的、煮的、燉的…」
   我在旁邊笑:「就像老人餐,至少這段時間…」
 「是喔…」

   小芬問我,「她的用藥和我一樣嗎?」我說,「大約六成相似,還是有不同的地方。」阿鳳先前檢驗,雄激素瀕臨可容忍的最高值,而小芬卻是雌激素相對明顯不足(還有潮紅、盜汗的現象);兩人雖都兼熱,就中醫治療症型而言,還是有些微不同,用藥思路自有差異。

   她們倆都在西醫院工作,有相似的工作背景,聊得挺開心。
   我呢,覺得「同儕衛教」真是太管用了,我說了半天,病人搞不好以為我在吹噓呢!每個醫師個性不同,我又是一個比較隨性的人,不太會「抓」病人;有些環節也不一定說得清楚,或者有時候忙,根本也不知從何說起。她們彼此一溝通,立即抓住重點。

   回想治療阿鳳的過程,從我借她一台果汁機開始,還包括教她如何在家用電鍋自食其力,她也真的願意配合,就這樣展開她的單身廚婦生涯,甚至還讓同事搭伙,每天帶兩個便當,超可愛的!

   病於外的皮膚症狀,明顯可見,雖然造成皮損,有礙觀瞻,但病邪一定要有個出路,我常問病人:「這些毒邪,如果沒有往外走,而是閉鬱在裡,你想那會是什麽光景?」這樣一比方,大多數的人都能瞭然。

   中醫治病求本的思維,對於一些積年痼疾,需要清解、甚至間佐扶正,每每無法立竿見影。總要給一點時間,西醫十年沒治好,中醫呢,跟你要個半年、三季,挺合理的嘛!

   中醫治皮膚病,除非新病,感邪未久,否則絕不會像西醫治療那樣:立刻給你好,結果根本無法斷根,嚴重的甚至遷延難解,反覆發作,最後變成壞病。

  中西醫不同的思維,衍生迥異的治療方式與進程,譬如夏季常見的溼疹,我們取土生金(肺,金之臟;皮毛為其屬)的喻義,健脾(屬土)化濕,間佐疏風清熱或養血涼血,療效明顯,癒後即不再犯。(21/Aug./2010)

病從口入,吃得清淡很重要。


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

那把火,是怎麽回事?

淨化之路,無法速成。

   她坐在我面前,有些氣急敗壞的:「你瞧,眼下這淚痕溝更深了…」,定睛一看,果然,一副疲累相。還沒等我開口,她立刻說:「星期六禪修回來,立刻跟大女兒吵架,也跟我媽賭氣,都有覺知喔,我知道在幹什麼,就是一把火一直冒出來,剎不住車…」她喘了一口氣,接著說:「星期天又跟小女兒生氣,她打翻了水,弄髒地毯,我忍不住打她,還踹了一腳;女兒問是地毯重要,還是她重要?」

   當然是女兒重要,但是那把火—是怎麽回事?
   我看著她,禪修是一種深度的清洗,是有可能帶出一些連我們自己或許也根本不知道、完全沒意識到的東西。我說,「那是一種反彈。」「對!」她幾乎跳起來:「從小,我媽媽和姐姐總是一直批評我,這不對、那沒處理好。我生的兩個女兒給我媽幫忙帶,她們也常在小孩面前嫌棄我,結果她們兩個也學會用不屑的態度跟我說話。平常倒還好,禪修回來反而更讓我火冒三丈—我意識到再也不能讓她們這樣對待我,我要把話說清楚。」

   事實上,生氣或吵架都會輾轉傳達某些難以言說的訊息—雖然這是最不入流的溝通方式,但它的確也能迂迴揭露一些意識底層的資料。

 「這次最大的收穫是,我已清楚明白地跟小女兒說,請她們以後要多尊重我一些。昨天晚上她拿成績單給我簽字時,起先也沒說話;我當沒看見,不理她。後來她說了:媽媽,請幫我簽字。我就拿過來,幫她簽了。」

   沒有於相處伊始,即立下規範,日久想要扭轉一個已成局、成形的慣性,一定會存在一些基本的困難;何況還有其他家庭成員,可能會產生一些無謂的干葛。

  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,但是生活裡的方方面面,會在不同的事件中,帶出形色不一的考驗,恐怕不會就這樣「說了算!」。她意味深長地說:「我既要求人家尊重我,以後我自己也要特別注意,不要犯了同樣的錯誤。」

   這是當然。要能夠時時刻刻處在清醒的自覺中,才能清楚了知這一切,洞悉心念瞬間電光石火的遷變。

   為什麼前四次禪修回來都好快樂,這次還待了兩星期,卻完全不是那回事?她有些疑惑,「我問帶我去禪修的師姐,她就說,你周圍出現的各種人物與狀況,就是考驗你的功課;這我當然知道…,但是我家人就說,你這副德性,那什麼禪修,有用嗎?」

   累世以來,卡在我們身上層層疊疊的業習,就像巴在大腸壁上,燥化乾硬的糞石,即使清腸通便,初始也僅能帶走表層的積滯,一定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清理,才能真正排除那藏匿在迂迴縐褶裡的臭穢。

   同樣,前面幾次的禪修只是打底的基本工程,最多不過清理表面的塵埃,讓你覺得安心與鬆快;若繼續深耕下去,才有可能逐漸深入,一旦觸及本體的核心結構,那天搖地動的振盪才會一點一滴地湧現。

   於是,那交互糾結,層層深卡的業習,也才有機會在每個震幅不一的鬆動中,逐漸抽絲破繭般地,一毫一釐地剝離。這是深層的手術,勢必帶來撥筋剮骨般的疼痛,只要捱得過,你會愛上那苦裡回甘的滋味。

   當你開始面對自己,承認並且發現那個原始憤怒的存在,當然也有必要讓所有人知道—那把火就是這樣來的—它來得自然而且必要。

   所以,當你走在探索的道路上,只要保持清明的覺知,就不會被俗見所蒙蔽,你自己與周遭環境,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一些相對應的變化,最終都會朝向清明與淨化的指標。

   這是你自己的努力與功勞,不是任何一位大師或像我這樣一位還在顛躓前進的醫師,所能幫得上忙的;我也僅能給你一些疏肝益氣的藥,好讓你禪坐、經行更順暢!加油囉!(18/Aug./2010)

 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ovlBKXD4So&feature=related
 pilienlin花蓮石梯坪的早晨

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

病之成局,必有種種曲折委婉情致—兼代「醫案引釋」開場白

古代醫者常奔波於出診道途。

   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
   醫案是臨床治療經驗的總結,不論成敗,皆是實踐精華之所在。早在《史記.扁鵲倉公傳》及淳于意之《診籍》,即出現這種記載臨床實錄的文體。

   按照寫作體例的不同,分為實錄型、追憶式與現今流行的病歷式等三種醫案記錄型式。

   實錄型醫案,即通稱之「脈案」,為醫家出診或門診時當場留下的文字記錄,包含症狀(四診),病因、病機、處方(藥物、劑量、炮製、煎服法…),或夾敘夾議,或加按語、並做出具體結論。

   追憶式醫案,為醫者診後,追憶整個醫療過程與療效,然後筆之於書,經過反思與整理,故又稱為醫話型醫案,通常是較有學術價值或體驗較深的病例。其中不乏詳細記述辨證論治的過程,並提出獨到的觀點,其間可見臨證抉擇之難,甚至貫串醫病之情,讀來令人動容。

   病歷式醫案,則是近百年西醫入華後,仿西醫病歷格式,分項記述病家的一般資料、症狀、病史(個人史、家族史)、病理、診斷、療法、處方、效果等,分項記載清楚,但醫案中「辨」與「論」的比重下降,大抵平淡寡味。

   這三種醫案中,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追憶式醫案,不僅可見醫者臨證獨到的慧解,其間更充溢人與人間的曲折委婉情致。病家百般惶惑、苦楚;醫者周濟蒼生、排闥眾議的決絕與孤寂、透析病理與人道的通達與悲憫;臨事決疑之際,同道之間的性情畢露;甚至反映當時社會經濟階層狀況──天啊,這裡頭蘊藏多少「人」的故事,醫案竟然有了血肉豐沛的生命──風簷展讀,彷彿踏著前人屐痕,顚躓於出診往返的僕僕道途中……

   所選醫案並無特殊規律,隨性揀擇,然後就個人所見,加以引伸明釋。

   囿於自身能力不足,兼以對所書文字內涵,有一定品質的要求,且僅能於診餘空隙,思索玩味,故無法速成;擬不拘時刊出,敬請期待。(15/Aug./2010)

針灸簡便效宏。


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

雙寶燜冬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雙寶燜冬瓜

▓食譜‧撰文╱李璧如  攝影╱李東陽  


<div>   葫蘆科植物冬瓜(Benincasa hispida),一年生攀援草本,形如枕,又叫枕瓜。原産東南亞,主要產於夏季,瓜熟之際,表面白粉,如經冬白霜,故名白瓜。未成熟的果實表面有毛,又稱毛瓜。果實成熟時,表皮具有蠟質,利於久存,一般可貯12個月之久。除果實外,嫰芽、捲鬚和葉皆可食用。
    除早採的嫩瓜,一般晚採的老冬瓜要求:體重、發育充分、肉質濕潤結實、質地細嫩、心室小。挑選表皮青綠而薄,敲打瓜身聲音厚實,瓜瓤空間較大,瓜籽呈淡黃色者為佳。若瓜瓤空間小,瓜籽呈白色,成熟度不足,風味較遜。貯存應擇帶白霜,置陰涼、乾燥處。吃不完的冬瓜極易污染變質,切開以後,略等片刻,切面會出現星星點點的黏液,取一張與切面同大的乾淨白紙,平貼其上,抹平貼緊,可存放3-5天;如用保鮮膜貼上,存放時間可延長。
   冬瓜味甘淡、性涼,入肺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經;功效潤肺生津,化痰止渴,利尿消腫,清熱祛暑,解毒排膿;可對治暑熱口渴、痰熱咳喘、水腫腳氣、脹滿、消渴、痤瘡面斑、脫肛痔瘡等,還能解魚、酒毒。
   冬瓜含維生素C較多,且鉀含量高,鈉含量較低,高血壓、腎臟病、浮腫病等患者食之,消腫而不傷正氣。所含的丙醇二酸,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,加之本身不含脂肪,熱量不高,可令人輕身。惟性寒涼,脾胃虛弱、腎臟虛寒、久病滑泄、陽虛肢冷者忌食;女生經期及產後虛寒者少食。
   莖(藤)、葉、皮、瓤、子亦供藥用:藤秋後齊根截斷,汁清肺熱、治內癰;葉清暑解渴,療蜂螫惡瘡;皮利尿;子健脾養顏、止咳化痰,補肝明目,潤膚,令人白淨如玉,亦能療腸炎,適用於內臟膿瘍,如闌尾膿腫、肺膿瘍、痔瘡等;瓤含大量植物纖維,利腸通便,洗面令白。
   另有一種小型冬瓜,其藤一節生一瓜,稱節瓜,為嶺南、台灣獨有之逸品,常納物作冬瓜盅。冬瓜味甘淡,均賴其他作料入味、提味,可加工為冬瓜糖、冬瓜茶、冬瓜封(醃冬瓜)等。
   白果是銀杏的果實,銀杏生長緩慢,每棵樹可存活千餘年,生命力極強。性味甘苦溫澀,入肺、腎經,能歛肺氣、定痰哮、縮小便、止帶濁;對治肺腎虛寒的喘嗽、遺尿、帶下。惟其收澀力強,過食(300枚/日↑)窒滯臟腑氣機,易造成中毒。棗則為脾之果,功能生血養血。
  本道雙寶燜冬瓜,以白果之溫澀及大棗之甘溫,稍微調節冬瓜寒涼之弊。夏暑食瓜固然清涼,然冷氣吹襲,飲食亦宜力求平妥為要。
</div>
以下為4人份
材料:
1. 冬瓜600公克 

2. 黑棗120公克

3. 銀杏120公克

4. 薑片3~4片
5. 味噌3~4茶匙
6. 橄欖油1湯匙
7. 二號砂糖2茶匙
8. 熱開水少許
(計量杯為一般家用電鍋200c.c.量米杯)

作法:
1. 冬瓜削皮、不去子、切大塊。
2. 橄欖油爆薑,加入冬瓜微炒。
3. 加入半碗水,並放入黑棗與銀杏稍微拌炒。
4. 味噌加入砂糖後,用少許熱開水拌勻。
5. 將拌勻的味噌加入鍋內,與冬瓜一同燜煮。
6. 待湯汁收乾後,即可上桌。

(圖文版權所有,引用或連結,請註明出處,謝謝。)

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

負責與面對,造就身心健康的孩子—「洋媳婦的教育方法,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」一文引釋

   最近有兩位朋友不約而同轉寄這篇「洋媳婦的教育方法,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」給我,這篇文章分享了重要的教養概念,以實例說明,更是發人深省。
   我忍不住寫下一些演繹的延伸想法,以下用不同顏色字體〈藍色為原文〉,分段敘明,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豐碩具體的回饋。
   這篇文章可能是出自某部落客所寫,但大家在轉寄過程中卻掠去了出處,這是很不恰當的行為;除了感謝原作者的分享,如果有朋友知道出處,也拜託煩請儘快告知。
   段落標題為方便閱讀,本人在原標題的基礎上,新加或稍加更改。

   兒子去美國留學,畢業後定居美國。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。如今,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。今年夏天,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。在美國待了三個月,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,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。

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
   每天早上,托比醒來後,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,就自顧自地忙去了。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,喝牛奶、吃麵包片。吃飽後,他回自己的房間,在衣櫃裡找衣服、鞋子,再自己穿上。畢竟托比只有3歲,還搞不清褲子的正反面,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。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,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,卻被蘇珊制止了。她說,如果他覺得不舒服,會自己脫下來,重新穿好;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,那就隨他的便。那一整天,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,蘇姍像沒看見一樣。
   又一次,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,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,對蘇珊說:「媽媽,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,真的嗎?」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,今年5歲。蘇姍笑著說: 「是的,你要不要換回來?」托比點點頭,自己脫下褲子,仔細看了看,重新穿上了。從那以後,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。
   我不禁想起,我的外孫女五、六歲時不會用筷子,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。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,每個週末都要帶一大堆髒衣服回家洗呢。
 
李醫師按:
   孩子在學步、成長的過程中,總是不免犯錯,從錯誤中學習,不僅是動物糾正自己,朝向生存的本能,更是他藉以追求進步的權利。作為父母,必須時時提醒自己,一定要按捺住「越俎代庖」的衝動。沒錯,你完全看清前面有個陷阱,但除非孩子親自嘗過那個滋味,知道火烙的痛,否則,這次有你提醒,他避開了;但下次面對另一個變裝過的「陷阱」,他卻可能無法分辨,完全失卻免疫的能力。所以把這種接受試煉的機會還給孩子,這會成為他成長過程中,絕佳的養分。
   而且,這種試誤的學習,最好愈早開始愈好,那會植根於他的骨髓,形成一種直覺反應的機制,不用思考,沒有多餘的心理轉折,更不會出現挫敗的後遺症。
   父母吃過的米、走過的路一定比孩子多,但置身不同世代與成長背景,父母絕難僅以自己的經驗來評斷孩子的一切。
   出於愛,想讓孩子少受一些罪,這是一般父母理所當然的想法;但這樣一來,無形中也扼殺了孩子成長的機會與空間。他照著你的安排一步步來到人生的某個點,甚至住在你幫忙購置的房子裡,在你為他一手佈建起來的「人生」,他會活出自己、他會快樂嗎?可能會有兩種狀況:要不就得了某種病(憂鬱症或其他什麼病,好讓他繼續「安住」在那個狀況裡),要不他就開始「反叛」,他必須成為他自己!
  家庭裡,每個人都不能逾越各自角色的「本分」,父母當然也有其權限,不能毫無節制地把自己的意志加諸孩子身上。孩子必得獨立走出他的人生,從他呱呱墜地,剪斷臍帶的那一刻,他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(即使在法律上,得等到18或20歲以後才是),他都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起最終的責任,不論好的或敗壞的命運,都是他的事;甚至明白地說,與父母無關。
  一般父母面對較難馴服的孩子,總是嘮叨加上批判,從小到大,孩子犯了什麼錯,條列縷析,經常反覆在傷口上灑鹽,卻沒想到:孩子付出代價,也學到該得到的教訓,那個寶貴的教訓,其實是個隱形的「禮物」;如果父母能不計較,他就會在那個平和的流動裡,學到真正的寬恕與愛。

犯錯是孩子的權利。

從吃飯開始訓練-不吃,就餓著
   一天中午,托比鬧情緒,不肯吃飯。蘇珊說了他幾句,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,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。蘇姍看著托比,認真地說:「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!記住,從現在到明天早上,你什麼都不能吃。」托比點點頭,堅定地回答:「Yes!」我在心裡暗笑,這母子倆,還都挺倔!
  下午,蘇珊和我商量,晚上由我做中國菜。我心領神會,托比特別愛吃中國菜,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,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。
  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,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里脊、油燜大蝦,還用義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。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,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。
   開始吃晚飯了,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。蘇珊卻走過來,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,說:「我們已經約好了,今天你不能吃飯,你自己也答應了的。」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,「哇」地一聲在哭起來,邊哭邊說:「媽媽,我餓,我要吃飯。」「不行,說過的話要算數。」蘇珊毫不心軟。
   我心疼了,想替托比求情,說點好話,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。想起我剛到美國時,兒子就跟我說,在美國,父母教育孩子時,別人千萬不要插手,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。無奈,我只好保持沉默。
   那頓飯,從始至終,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,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。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。我相信,下一次,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,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。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,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。
   臨睡前,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。托比小心翼翼地問:「媽媽,我很餓,現在我能吃中國麵嗎?」蘇珊微笑著搖搖頭,堅決地說:「不!」托比嘆了口氣,又問:「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,可以吃嗎?」「當然可以。」蘇珊溫柔地回答。托比甜甜地笑了。
  大部分情況下,托比吃飯都很積極,他不想因為「罷吃」而錯過食物,再受餓肚子的苦。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,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,我就想起外孫女。她像托比這麼大時,為了哄她吃飯,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,她還不買賬,還要談條件: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,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……

李醫師按:
   吃飯,攸關孩子的生存與成長,這當然是他的事。但中國父母或許基於「命脈」所繫,總把這些事攬在身上,尤其現在少子化的年代,孩子的一舉一動,更是牽絆著父母的神經。
   這麼重要且攸關孩子個人的事,都能擴大成為「大家」的事,這個孩子將來還有能力、還有機會,學會什麼叫做「自我負責」嗎?
   小孩是鬼靈精,父母必須令出必行,不得絲毫動搖-「守信」是父母守則第一條,這樣才有資格談管教。
   從口腔期這個本能訓練階段,就開始磨練他的心智吧,一個能自我負責的孩子,絕對不會走岔路。晚了,恐怕就事倍功半囉!

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-面對,孩子生存的第一道功課
   有一天,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。很快,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。塑膠小鍋、小鏟子、小盤子、小碗擺了一地。忽然,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,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,女孩兒愣了一下,放聲大哭。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,見此情形,也被嚇得大哭起來。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,站在一旁,愣住了。
   蘇珊走上前,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,她一聲不吭,拿起小鍋,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,托比沒防備,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,哇哇大哭起來。蘇珊問托比:「疼嗎?下次還這樣嗎?」 托比一邊哭,一邊拚命搖頭。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。
  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,托比非常喜歡,當成寶貝,不許別人碰。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,央求托比好幾次,要騎他的小車,托比都沒答應。
   一次,幾個孩子一起玩時,露西趁托比不注意,偷偷騎上小車,揚長而去。托比發現後,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。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,便微笑著說:「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,媽媽可管不了。」托比無奈地走了。
  過了一小會兒,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。托比看到露西,一把將她推倒在地,搶過了小車。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。蘇珊抱起露西,安撫了她一會兒。很快,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。
   托比自己騎了會車,覺得有些無聊,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,他想加入,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。他蹭到蘇珊身邊,嘟囔道:「媽媽,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。」蘇珊不動聲色地說:「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!」「媽媽,你陪我一起去。 」 托比懇求道。「那可不行,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,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,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。」
   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,快到她身邊時,又掉頭回來。來回好幾次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,鬧成了一團。

李醫師按:
   從個人主義延伸出來的西方文化,比較尊重個人;而從中國集體意識出發的傳統文化,族群利益卻總是凌駕個人意志之上。層出不窮的婆媳、姑嫂、妯娌問題,非理性的集體力量常是悲劇形成的最後那一根稻草。
   孩子是「我」之延伸,因此孩子受了委屈,有些父母常會忍不住跳下去插一腳,往往由孩子間的小紛爭,演變成大人間的對立。
   這個美國媳婦不偏袒自己的孩子,在孩子出了狀況,耍賴求助時,也不急著即時處理,反而把球丟回去給孩子,要他自己面對!
   美國哲人、山達基教會創始者,L.羅恩.賀伯特先生說:「面對的能力,就是擁有空間的能力。你必須擁有空間,才能擁有宇宙。空間就是自由。因此,如果一個人想要自由,他必須要能面對。從敵人面前逃跑的人,從此以後,是不會有自由的」。
   因此,面對的能力,在某一層面,幾乎等同生存的能力。父母必須「動心忍性」,硬下心腸,克制自己忍不住想插手孩子事務的慣性,尊重孩子的決定與之後的結果,不要譏訕與批判,平靜接受一切,因為,那是孩子自己的選擇,他必須承擔後果。最多可以來個檢討,給他一些思考的線索,孩子自己
理出頭緒,這樣才能從日積月累的生活瑣細中,深化這項寶貴的人格特質。

能自我負責,才有面對的能力。

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
   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,聽說我來了,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。家裡來了客人,托比很興奮,跑上跑下地亂竄。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,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悠。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,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,托比置若罔聞。最後,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,水灑了一地。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,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,把褲子全弄濕了。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。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,對他說:「把地拖乾,把濕衣服脫下來,自己洗乾淨。」托比不願意,又哭又鬧。蘇珊二話不說,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,關了禁閉。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,我心疼壞了,想進去把他抱出來。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,說:「這是蘇珊的事。」
   過了一會兒,托比不哭了,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:「媽媽,我錯了。」蘇珊站在門外,問:「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?」「我知道。」蘇珊打開門,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,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。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。然後,他脫下褲子,拎在手上,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,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。
 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,意味深長地笑了。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。在很多中國家庭,父母管教孩子時,常常會引起「世界大戰」,往往是外婆外公護,爺爺奶奶攔,夫妻吵架,雞飛狗跳。
   後來,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,提到這件事,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。他說,孩子是父母的孩子,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。孩子雖然小,卻是天生的外交家,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,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。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,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,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。而且,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,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,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。所以,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,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,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。

李醫師按:
   這道理與前面所提相通,祖父母或其他長輩,一樣要克制忍不住插手孩子事務的慣性,尤其在孩子成家立業,還做了父母之後。
   但這非常困難,一位病人就坦白跟我說,這是不可能辦到的事。上一代沒有建立這樣的觀念,他們認為自己永遠是「父母」,而孩子永遠是「孩子」,所以他們有權行使父母的一切「權利」。甚至我也不免臆想,寫下這篇文章的這位開明婆婆,如果美國媳婦嫁來台灣,而且同住在一起(不是到美國,在媳婦主中饋的兒子家「作客」,形勢截然不同),這套現在看來很有水準且管用的教養方式,還能行得通嗎?
   由此可見,能謹守分際,行父母之道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甚至可以說是一項美德了。

不要無意中造就出貪婪的孩子
 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,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。臨走前兩天,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:「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,我可以買給他嗎?」蘇珊想了想,說:「你們這次來,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,到聖誕節時,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!」
  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,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,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:「外公說,聖誕節時,給我買這個當禮物。」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。
  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,托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。他在外面玩時,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,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;別人送給他禮物,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;有什麼好吃的,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。
  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,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。在我看來,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,美國媽媽的確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。

李醫師按:
   中國父母習慣用金錢「收買」孩子,尤其那些有錢沒時間,也沒心力的父母。其次,總是省吃儉用,積攢錢財,留給孩子,這是親情的延伸,但孩子是不是一定領情呢?
  從成家(幫忙結婚、買房子)、立業(幫忙出資本),甚至收爛攤子(賭債、卡債
吸毒費用、幫忙收養、教養孫子…),無止盡的需索與付出,是大多數中國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寫照。
   孩子從小習慣「拿」,拿得心安理得,理所當然;父母也給得毫不手軟,總是予取予求。等到某一天,父母老了,給不起了,甚至給得心不甘情不願了(取予之間失衡落差太大),但一切都來不及了,拿慣了的孩子,一旦拿不到,反噬之心非常強烈,人倫悲劇每由此衍生。
  但是,這要怪該呢?這個貪婪的孩子,是自己從小養出來、慣出來的呀!
  作者的孫子被母親如此嚴格管教,他卻依舊愛他的媽媽,為什麼呢?因為她是個有原則的母親,讓他知所遵循,從而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,不會動輒得咎,而也因此,這樣的媽媽反能贏得孩子的尊敬。
   取予之間要有一定程度的平衡關係。一個全然沒有自己,只為另一個他者存活的人,終有一日必然會成為他人的噩夢,這樣的父母怎麼可能贏得孩子的尊敬呢?同樣作為父母,中國父母滿溢無邊的愛,卻常因得不到孩子相對的回報,而鬱鬱以終,問題出在那裡,各位心知肚明了吧!
  作為家庭成員,團體的一分子,孩子必須要有適當的回報,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他所得到的。孩提時,他付出他的「可愛」,他的出現與存在,為家人帶來歡樂與希望,只要他好好長大,健康存活,就是對家人最大的回饋。
   隨著時日消逝,已經脫離嬰兒期的孩子,必須學會或多或少承擔一部分的家庭勞務,那是他對家人所能做出的貢獻。父母必須允許並創造機會,讓孩子給出他所能給的服務,即使他做得實在不怎麼樣(甚至挑剔的父母還得事後偷偷重做),你也不能剝奪他貢獻的機會,一旦從小養成這樣的習慣,日後他會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;同時,他清楚自己在這個團體裡的分量,確定且不會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,他會成為一個自信且有行動能力的人。
   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,不要自己吞下所有的苦,卻奢望那個一向享福慣了的孩子
還能稍稍體諒你,這根本是緣木求魚。但若父母漠視或抹殺他企圖貢獻的意願,只要求他扮演父母要他扮演的角色(比如,永遠聽話的「孩子」、永遠討人喜歡的「洋娃娃」),他處在這個家庭裡,但卻完全懵然於這個團體是如何運作與生存,他甚至從來沒有擁有過自主權(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、念什麼學校、依自己意願,實質擁有,並處置個人物品等等…),父母只要求他做好該做的「那一塊」(至於是那一塊,當然由父母決定),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,當他踏入社會,面對紛亂無序的環境,宛如由無菌的隔離房,驟然來到百菌叢生的原始狀態,他的生存能力、免疫能力,豈能一夕發生且成熟?〈17/July/2010初寫〉

後記:
   最近其實很忙,還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正在進行中,但我實在忍不住,不得不寫這樣的一篇分析式的回應文章。
   一位失眠的母親告訴我,她是如何用心照料那兩個寶貝女兒,幾乎不讓他們吃外食,總是挖空心思調配各種營養可口的餐點,還有教養、學業等等,方方面面煞費苦心。沒想到大女兒卻被一個痞子似的旅遊業者盯上,她很擔心女兒的未來,但是說也說不聽。
   還有父母訴說,他們那罹憂鬱症的兒女,從小是多麼優秀、乖巧,從來沒有讓他們操過心。沒想到出國留學回來,工作沒多久,就出狀況了。
   我能理解作為父母親,此刻痛惜的心情。一件美好的作品,還沒機會展現它獨特的丰采,捧在手裡,一不小心,就這樣碎裂了…
   人生恆常如此,常有許多無可奈何,總在我們無法預期之處,猛然給予致命的一擊…
   剛出生的嬰兒,帶給家族多少希望與歡笑,然而,三、四十年過後,誰知道他竟成了「陳進興」?
   新嫁娘幸福地依偎在夫婿身邊,豈知死神已在向她招手(南橫搞軌案死者越南新娘陳紅琛)?
   一位大學教授,退休後領了一大筆錢。已入美籍的獨子,邀他們到美國享清福。夫妻倆興沖沖賣了房子,飛越太平洋,與兒子團聚。二年後某日,警察上門,原來兒子並未幫他們辦妥居留,竟還通知警方,把父母遞解出境。
   朋友的母親是小學老師,生養一堆孩子,長子最得寵愛。成家、分家後,母子卻難得見上一面;某日,媽媽忍不住思念之情,悄然來到兒子家,只見大門深鎖。母親坐在地上,從早上等到中午,直到日落黃昏,才見到兒子一家,興高采烈地回來。母親高興地迎上去,卻被潑了一大桶冷水:我們晚上還有活動,奶奶你回去吧!
   還有見諸報端的諸多人倫悲劇…
   宿命,難道是以這種無知無覺的方式,一代代複製下去嗎?
   孩子,是未來的希望,文明的興揚與傳承,都得靠他們啊!如果,根苗腐爛,人類還有前途嗎?
   許多看不孕症門診的年輕夫妻,如果不明白這層最根本的道理,你們辛苦孕育的寶貝,將來或許可能竟
長為魔…
   於是,在這樣的心情背景下,我寫下這篇引釋的文章,可能有些冗長,但願對大家有些許助益!(18/July/2010)
By李璧如/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

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

惡血留內,酸痛植根—腳踝扭傷處置注意事項

踝扭傷看似小事,若治不得法,卻常成痼疾。
這是作為內科醫師的我,心有所不忍,
不得不花時間,寫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。

   前幾天在附近上班的阿凱帶了他的同事來看診,除了一些內科的症狀,主要是他的右腳踝,外側浮腫。病程已有一段時日了,初時扭傷,瘀腫得很厲害,後來在西醫的復健科看了一年,尚未恢復,現在還是不舒服,經常會有痛的感覺。

   阿凱說,有帶去泰山李興明醫師那裡處理過,有好一些了(拖了一年以上─受傷後二周,是骨關節整復的黃金期)。李醫師是我同班好友,我的御醫,也是我後送病人的單位。他的尊翁李慶丙先生是正骨專家,醫術高明,當年妙健堂病患接踵,轟動武林。興明是成大畢業的高材生,平時就跟在父親旁邊,學了不少功夫,發憤考上中醫特考;實習時就在市立中醫醫院開課,連主任級的醫師都來跟他學。他的手法巧而柔中帶勁,一點都不痛。上次,我在上海摔傷,一下飛機,就直奔泰山,找他診治。所以,是我信得過的醫師,我當然讓病人找他囉!

  但這位卅出頭的少年郎顯然是「惡血留內」,這瘀結在裡的敗血若沒拔出,即使骨頭正位了,還是會有瘀滯酸痛的問題, 而且復原的時間會拖得更久。惡血,瘀血的一種,指溢於經脈外,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死血液,又叫「敗血」。
 
   於是針與灸齊施,讓熱傳導直達患處,再配合行下肢、通絡化瘀的中藥。二星期後,病人回診,告以困擾已久的翹足屈伸時踝間疼痛已消除,唯餘足後跟些微不適。我想再處置這一次應該就差不多了吧!〈之後病人告知,第二次針灸後,立即又到泰山找李醫師正骨,現已基本痊癒。遷延一年、幾成痼疾的踝扭傷,經兩位醫師、各兩次治療,終於大功告成〉。

   我想起半年多前,一天晚上門都關了,準備要走了,一位老友帶著他的朋友來看診;原來昨天酒後走路不小心,扭傷腳踝,痛到不能走路,腳腫得跟麵粿一樣大,這麼晚了,只好麻煩自己人。這位小姐說,她兒子也曾扭傷,好幾個月不能走路,她很忙,不想像她兒子一樣,拜託我務必幫幫忙。

   最快的方法,就是先放血(可降低皮下軟組織壞死的程度),再拔出烏黑敗血,瘀腫立即消去一大半,然後敷上現調的草藥膏,再吃活血通絡消炎的中藥。
   放血是大工程,得先在地上舖報紙,準備器具,患處消毒乾淨,先針刺,再拔罐,如是數回,我還得戴上手套,全程無菌處理。坦白說,自己開診所以來,這還是第一次賣朋友面子,做這種血腥處理。病人經處置,回去時已能自己走了。搞到11點多,才收拾乾淨回家。

   如是處理,消除腫脹和短時間內鎮痛的效果明顯。因為通過刺絡放血,可加速排出瘀滯積血,促進滲出液的吸收,減輕由於周圍血管、神經、軟組織受到壓迫所引起的疼痛、腫脹,達到祛瘀生新、通經活絡、消腫止痛的目的。
   這位小姐好得極快,兩三日就幾乎忘了這回事,而且預後良好。
  

圖片引自http://www.housai.com/z/q-music-sell-movie-car-car-book-car-shop-book.htm
   一般腳踝扭傷可分:
   第一度:只有少數的韌帶纖維受傷,這是最輕微的,通常受傷的局部出現輕微腫痛或瘀血。
   第二度:有相當多的韌帶纖維受傷。這時受傷部位會出現較明顯的腫痛及瘀血。
   第三度:整條韌帶都斷裂。這是最嚴重的狀況,局部明顯腫痛瘀血,斷裂的韌帶屬於關節囊膜韌帶,大都可自行癒合。
   有的急性扭傷會轉變為慢性或稱習慣性扭傷,原因是外側韌帶鬆弛。如果韌帶功能喪失,常出現不正常的關節鬆脫或不穩定的現象,容易再受傷,常見退化性關節炎或習慣性脫臼的後遺症。
   為了避免踝關節出現前述種種功能性的障礙,最好的辦法是,正確處置第一次的踝關節急性扭傷。

   大多數踝關節扭傷都是腳掌下屈、內翻、內轉狀態下,幾乎都是踝關節外側韌帶群(腳踝最容易受傷的是腓側,而腓骨前側有腓脛前韌帶ˋ腓距前韌帶;外側有腓跟韌帶ˋ腓骨肌上支持帶與下支持帶;後側有腓距後韌帶ˋ肥脛後韌帶)部分或完全撕裂傷,發生局部劇痛及腫脹,伴有皮下瘀血甚至腫脹,瘀血甚至擴散整個足外側。
   為什麼會腫脹呢?因為韌帶拉傷。韌帶是連接骨頭和骨頭的堅韌組織,外側足踝扭傷,最常受傷的是前距腓韌帶,有百分之九十的受傷率。其次是跟腓韌帶。兩條以上的韌帶同時受傷的情形較少,除非外傷的力道相當大。

   一、嚴重時照張X光片,以排除骨折。但是關節輕微的錯位(錯位是骨頭關節移動在 0.1公分以下,儀器不易判讀),錯位不等同移位。即使X光、核磁共振都照不出來;但報告沒有顯示異常,並不表示病人沒有不適。
   關節錯位就是關節位置不正,有的只是一線之差,所以也稱為錯線或錯縫。雖然上下相對位置只差一線,但骨與骨之間只要有輕微的錯移、不正,就會引起周圍正常軟組織的緊張、紊亂,各類神經會開始產生莫名其妙的反應。
   這種情形,只要觸診經驗豐富的正骨醫師,都摸得出來。

   二、若瘀腫嚴重,可考慮放血治療。至於什麼時候是最佳處置時間?
 應儘早進行,瘀血去而新血生。先針相關或對應穴位,順氣止痛〈如小節、靈骨、丘墟…等〉,然後就瘀腫嚴重部位微刺,刺血時要掌握深度,淺了血吸不出,深了又傷及骨膜,務必控制出血量,避免出血過多。

    骨折、糖尿病、皮膚破損者禁用此法;嚴重貧血、血小板減少者慎刺;精神高度緊張、畏懼刺血者緩刺。
   尚未康復時,最好勿進冰冷寒涼,因為冰涼食物下肚,經絡容易緊繃,不利氣血循環。同時必須減少走路,必待氣血通暢全復,方可行動。

   三、一般認為要冰敷(每敷15分鐘要休息5分鐘),黃金時間是受傷後的24小時之內,冰敷的主要目的在於減緩內出血的速度,以及藉由降低患處的溫度來減輕疼痛的程度;如果條件允許的話(可以立即找到合適的醫療資源、沒有持續大量出血),我認為冰敷徒然引寒涼入骨,不一定必要。用中草藥外敷(沒有表皮傷損),消炎解熱鎮痛效果更佳。
   若能佐以對患處的上游肌肉,作回心方向的按摩,對末梢破裂的微血管製造出一相當程度的負壓,可使患處瘀血更快代謝吸收。

  四、扭傷、錯位、脫臼或骨折,常會伴隨肌腱、韌帶或其他軟組織的損傷;僅憑外觀,有時會誤判其嚴重程度。若骨頭斷裂,但沒有碎片或分離,主體尚稱完整,可用夾板或石膏固定,增加其穩定度。若斷裂嚴重或有碎骨,則須開刀處理。(此時儘快兼服活血化瘀、行氣通絡續骨的中藥,效果較佳)

   五、治療最終的原則是,儘量要有完美的解剖復位。一般情形下,儘快(中醫書正骨心法及傷科大成都明示:先用手法撥筋正骨,令其復位)找到夠水準的正骨醫師,讓骨頭回到正確的解剖位置,以免之後因為微小的骨錯縫,久而久之讓整條下肢(髖、膝、踝三個關節)引起連鎖的錯位骨牌效應,造成骨架、身形偏斜(如果腫脹嚴重,可待腫脹略為消減,即應進行整復)。(1/July/2010初寫、5/July/2010完稿,本文承李興明醫師校訂,謹此致謝)

凡有傷損,皆須正骨。

 小腿肚由下往上按摩,形成負壓,幫助踝間瘀血代謝。

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

小樓昨夜風雨中-手機簡訊摭拾

   最近辦了一支哈了很久的有照像功能的零圓手機,Nokia 2730c,從第一支手機開始,就像初生動物的烙印作用,從此,就離不開Nokia了,也用它替代手錶及鬧鐘。作為鬧鐘的Nokia,非常活潑盡職,常常響了又響,叫了又叫,甚至摔到地上,依舊繼續又叫又跳,好有生命力!但也因為如此,手機被摔得電池密合不佳;這支甫卸任的,甚至連背殼都不見了,已經不太好用了,而且也擔心它會漏電。
   整理通訊錄裡的名單後,發現收件匣及寄件備份裡,還存一些資料,深夜時分,一封封看過去,彷彿時光倒流…

※舊手機裡的問候語
 
朝乾夕惕
  日新又新
  隨化自在
  坐看雲起
  另闢蹊徑

   前面兩句,不消說有毓鋆老師(註)的影子,每次上課都這樣、那樣叮囑,當時到底聽懂多少也不知道,看似不經心,其實都植根到骨髓裡去了。
坦白說,那時上完課,課本就供起來,根本從來沒再翻過。這就是我大部分的學習方式,所有的雜學,都是這樣—用四肢百骸、所有的毛細孔去感覺、接收、浸潤,就是不用頭腦。所以,要如何評量效果呢?但是,看起來是有效的,因為可以看到具體的影響啊!
   第三、四句,就是我真實的德行,是我喜歡的模式,幸好有前面這個積極的入世態度來平衡,否則一不小心豈不是要走到烏何有之鄉了嗎?
   最後一句是朋友的建議,說不能坐以待斃啊!好呀,該轉向就轉吧,換個風景也是好的。

Gilbert Williams,Dance of the nature spirits

※朋友傳遞的鼓勵
今晚我的戰力十足,如果可行的話,我願意轉輸給妳,啟動這條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輸油管,給我的璧如醫姐,加油再加油!(17/05/2008)
我不敢打電話,因為妳正和時間、體力賽跑,認真幹活的女人最美,相信妳一定可以創作出理想中的論文,辛苦啦!加油!(18/05/2008)

   雖然我不是最經典的牡羊(有水象大三角),卻有一個典型牡羊共有的毛病—不到最後關頭,就是沒有動力開始,總是壓縮到最後一刻,火力才能全開。其實論文資料早就搜集、閱覽過了(早通過學校論文文獻綜述的審核),再說家中藏書甚豐(查核資料左右逢源);最重要的是,已就論文相關題材,寫過三篇較短的獨立論文〈太忙了,不這樣未雨綢繆不行〉。還有,老早就寫過台灣的碩士論文了,所以我並沒有太放在心上,心想時間到了,趕一下就好。但是一直不確定抵滬的正確時間,所以也就一直沒有動力開始。
   等我知道日期,連當日〈星期二〉正好是十天,扣除上診時間(那時還有早上門診),只剩下三個全天、一個晚上、二個早上,以及上診前後的零星時段。當天回家,我利用翌日全天休假,立刻就戰備位,匯整論文資料,草就正式大綱,隔天與指導老師確認。大家都以為我完蛋了,一定搞不出來〈有人是到大陸找槍手或幫手,但我是不可能這樣做的,因為這是對自己交代的事〉老師從頭到尾就只幫我修整、確立大綱,時間緊迫,不暇蕪雜;這件事情至關緊要,老師的功力就在這裡,如果沒有他的當機立斷
,後續可能沒能那麼明快處理。e-mail一來一往,又修整了一下,這樣我真正動筆的時間只剩下兩個全天、一個晚上、一個上午。
   星期六晚上回家開始寫,資料如何匯整、鋪陳,只要論述架構(不是大綱)出來就好辦了,但這個架構必須非常有創意。當晚時間一分一秒流逝,心想論文如果搞不出來,這三年就白玩了,焦慮莫名,無以復加。
   幸好翌日八點開始,筆就順了,一個很清新的架構出現了。就這樣我用了兩個整天及一個上午的時段,完成論文的主要章節。兩位工讀生、兩台電腦,離台的前一天,在診間快馬加鞭地打字〈當然從星期一就開始陸續打了〉,我一邊看診,一邊抓空檔校對〈每次出國前,病人都特別多〉,終於在將近子夜時,把論文e-mail給上海的老師。剩下結論,我到上海大約又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完成,然後傳真回台(傳真一次,台幣五百),請工讀生打好,再e-mail給我,我只要改錯字,速度就快多了。
   論文終於順利完成,素質也不差(其實不到三萬字,只是這是純理性的思辯,而且要合學術脈絡;否則,部落格文章隨便寫寫,就快五千字了)。但我也累趴了,精氣神精銳盡出,回台的前一晚,走路不小心踢到台階,居然摔成右肩關節不完全脫位,之後整整休養了好長一陣子。
   這兩則簡訊是好友當時溫暖的加油聲,我一直捨不得刪除。多麼驚險的關卡,是多少朋友的幫助,才能這樣順利撐過去(幫忙打字的雪芳和她的表哥、同學大文幫我整理附註資料、作答辯的power point,還有舍弟的後勤…),我們的每個腳步,在踏出的同時,要有多少助緣,才能成局啊!
   這事當然空前絕後,老是這樣做事,不但成不了大事,也傷元氣,現在沒本錢這樣玩了。

您已入「甘臨」,以上貴下的君臨心態,就是得耐俗/謙和/臣服,才能體會君臨的真實義,否則,命運會催逼著你學會。(26/12/2008)
很多人在等妳~等著被妳救贖、被妳治療、被妳召喚~等著在你創建的磁場裡解惑。還是覺得妳到了該拿出膽識、決心與勇氣的時候了。牡羊能量就是「青春無敵」,拋開舊世代的包袱,現在開始「輸也要贏」!(08/05/2009)

   這是來自另一位朋友的鼓勵。過去一年半的谷底時刻,其實也是休養生息的空隙,已經打到最快的高速檔,如果自己不知止,一定會出現一些讓你不得不放慢腳步的狀況。我常想這是老天爺給放的假,讓我們在這個困頓中,有所反思、休養生息,從而蓄積再出發的力量。所謂「君子以致命遂志」,致命,即委任命運,我人體困,當知命運限制的無奈,其志則雖困窮而不移,這樣才有希望走出黑暗的森林啊!

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,儘快把自己整理清楚,好迎接嶄新的局面。現在只要全心全意地調理(指「自淨其意」),其他都不重要!(23/03/2010)

   這位朋友近幾年全力投入禪修,返觀自照,已有相當深刻的實修經驗。這種善知識非常重要,願意拉拔、惕厲我們,更是我們向上的極佳助緣。

※傳給朋友的分享
時間慢慢推移,把我們帶到該來到的所在。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,悲欣交集嗎
?(11/12/2007)

   時間到了,命運,真的會把我們帶到該到的所在—怎麼耕耘,就怎麼收穫,分毫不爽。該發生的,也都要面對—萬物皆有定時。栽種有時,收穫有時;哀痛有時,歌唱有時。(所羅門傳道書)

我是跪在泥土地,用雙手劈出一條血路的「亂世佳人」,總是天無絕人之路,一定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。(18/12/2008)
不管世道如何,我們都要盡一切可能好好活下去。這是我的信念,就像「亂世佳人」裡的最後一幕;郝思佳跪在地上,攥緊拳頭,對天發誓:明天一定要更好。她百分百是牡羊座的!(12/01/2009)

   牡羊座是黃道面的第一個星座,屬於春天,所以牡羊特質強的,第一愛學習,第二對於能否好好存活,特別敏感。因為,成長(生存)與學習就是小孩的本能。永遠懷抱赤子般的單純熱情,熾烈、平穩地活在當下,這是對應一切苦難與衰敗的不二心法呀!

我在亂抓答案,所有的發生一定是有意義的—只是有些是用突兀的偽裝方式呈現,但這是一個艱難的生命功課,要磨你最不會被磨到的部份,即使受不了,仍要接受、面對,並且穿透!這是我一層層剝出來的領悟!(26/04/2009)

   生命中各種因緣的起承轉合,一定寓有某些我們一時無法理解的深意,與其坐困其中,不如正面迎對;那最牴觸我們慣性的痛點、那最順暢的愉悅之處,或許皆藏有我們無法知悉的蛻變密碼。如果這是上蒼的旨意,那就全然接受吧!

一個夠柔軟的人,才能吸納別人的優點。

※傳給家人的叮嚀

進了中醫門,也算是一種修行。一個人把自己搞清楚是很重要的,所以希望你去上一些課,也是為了這個目的。只要你清楚明白了,其他的也就跟著明確了。但若身體僵化,或有瘀結、阻滯,這會妨礙思考,運勢也不會順,你看過一隻走運的病貓嗎?我當年也是游泳,體力變好才考上中醫特考。
  身體的柔軟度也很重要,一個人夠柔軟,他才能吸納別人的優點,聽進別人的雅言,也才有進步的空間。只有亡者是僵硬的!所以,記住務必保持柔軟的心態,那是年輕與進步的真正祕密。你以後做什麼,我並不care,重點是你必須活出你自己來。真正enjoy  your  life。(28/9/2007)

千萬不要輕易聽信一些莫須有的胡說,我們要有定見。事實上,老天爺很公平—那就是怎麼栽,怎麼收穫。一切都是我們自造的因果。
  但你現在的心態只是在幫忙,而不是把它當自己的事業來經營,應付應付,不是老闆的心態。老闆的作法是要身先士卒,這樣底下的人才會服氣,而不是用嘴巴指揮而已。你慢慢調適,總是要成長,若放下這一切,再到另一行,從頭開始,還不知會發生什麼事,遇見什麼人,多累!但這一切需要你想透,等你心情穩定,沉澱下來,而且這當中還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勉強。
  考試不難,只要你真的要上,一定能上,很多人只是敗在猶疑不決,不敢要而已。只要我們敢要,真心想要,你一定會得到。正面積極的想法,有莫大的力量!(7/10/2007)

這個世界一直在改變,你如不變,就等著外在環境強迫你變。當初我如不自尋出路,現在也在被資遣的行列。今非昔比,我們面臨的是嚴峻的生存問題,我的敏感度告訴我,必須要有所行動,再不開源節流,後果堪虞,你就幫幫忙吧!(30/6/2008)

這麼努力何以卻無財?財是養命之資,你要虛心檢討,一定是那裡出了問題?該轉就要轉,操之在己則存,操之在人必亡!我們一定要有立足之地,不要被虛幻的不確定所惑!(24/8/2009)

人無法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、全力投入的目標,他無法得到成就感,很容易萎縮。但又要兼顧現實,麵包也很重要呀!這當中要有智慧的抉擇,時間稍縱即逝,一旦選定了,就義無反顧,反正走到底就對了,不必計較得失,不要三心兩意,我就是要定了,並從中得到快樂,這樣你一定成功。
  有人說我喜歡中醫,才當醫師,這話對一半,其實我最喜歡吃喝玩樂,但現實所逼,必須要有一技之長,只能找自己最熟悉、順手的事做,做久了,得心應手,也就因慣性而喜歡。有些時候,興趣是需要培養的,就像交朋友一樣,但性向也要顧及,要浸潤出真正的樂趣方可,這必須要花一點時間,做深度探索。(14/12/2009)

   這些大部分是在上下班的捷運車廂裡,打給舍弟的,天啊,還真不少〈不及備刊〉,但key者諄諄,收者是否看進去了呢?答案啊,在茫茫的夜風裡……(18/Jun./2010)

註解
圓通經脈的身教鴻儒—愛新覺羅.毓鋆
毓老真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