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位主張在一般狀況下,食療先於藥療的中醫師,人人需為自我健康負責,病從口入,我們要竭盡所能地為所食之物把關。但食材卻是個問題,要讓病人吃什麼呢?
道地食材,頤養健康
前年夏天,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三重總社工作人員白先生熱心推薦,他拿來一堆過期的「綠主張」,與我分享。我翻閱再生紙印製、編輯清爽的篇章,實際探觸到生產者的辛勞,心裡泛起陣陣感動。因著這本雜誌,讓「生產-配銷-消費」這個鏈結,成為具體的有機生命結構,環環相扣,存亡與共。
「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」,我們一定要支持小農,有理想、有所堅持的小農,那是生命力的源頭,絕不能讓托拉斯的大財團壟斷我們的生存命脈。同樣是在夾縫中,獨立求生存的工作單位,我深刻瞭解小農的處境;有所堅持而寂寞的人,必須得到適當的回饋,那怕只是一聲道謝,都是支撐他走下去的動力!
於是,在搬好家,生活次序就定位之後,很快地加入離家最近的好所在。
就終端的消費者而言,想吃好東西,市面上有機店多的是,挑選一家信譽可靠的老店不就得了?不是這樣,差很多,差在那裡?
第一、一般的有機店是老闆的店,消費再多,頂多貴賓卡打個八、九折:而合作社卻是大家的,業務興盛,股金自會孳息,甚至呈倍數成長。而且就因為是「大家的」,不是某人私有,人人得以參與,有了這一層「公益」色彩,讓我們吃得更安心。
第二、沒有任何一家公司,能擁有這麼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,從生產端開始,參與並控管整個「生產到消費」的流程,自有的一套標準作業程序;這是主婦聯盟多年下來,投入社會議題戰鬥,所累積的人脈。合作社後人乘涼,得以享受成果。
第三、作為消費大眾,不僅只是被動地侷限於經營者的視野,我們可以具有自主意識,自行決定要吃什麼、要怎麼吃?這不僅是凸顯最終端,那個食材的質量;更重要的是,其間所蘊涵複雜而多樣的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與人文等的諸多面向。比如,若帶入「食物里程」〈註〉的觀念,具體執行節能減碳,那麼外國食物即使再鮮美,也不應消費。
何況,非時不食,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天時與地理環境永遠是撿擇食材的基準,否則為何「橘逾淮而為枳」?即使科技再進步,也不能違逆自然。所以,我鼓勵病人參與共同購買,支持最道地、新鮮的在地食材。
基本上,加入合作社,是參與一項從民以食為天的「吃」開始,而展開的由身而及心的洗禮,這是一段向內滲透,再向外煥發的旅程,同時還伴隨許多人生的悲欣故事,這些也是我們成長的養分啊!(19/Mar./2010)〈本文刊2010年5月之《綠主張》〉
瓜鮮果美,誰解小農辛勞?
註解
食物里程( Food Miles ):指食物由生產點送到消費者手上或消費者的餐桌上,需要運輸的距離。要計算一件食品的食物里程一點也不容易,特別是加工食品,它不但包括食品由產地運到香港的距離,也包括食品在生產過程中,每種成份及包裝材料等運輸距離的總和。
請參考第272期女性電子報—焦點話題:計算食物里程,一起拯救地球
更詳細資料請見香港綠田園基金網頁「食物里程」/《稻草人》2007年第46期
贊成. 若是住在台灣,就很想投入這類義工. 談到"治未病",吃的對不對是第一關. 現代人所吃食物品質之低落,大家並不清楚,這項工作需要很多人的投入參與才有辦法扭轉整個大環境的錯誤.
回覆刪除版主回覆:(01/01/1970 12:00:00 AM)
如何吃得健康,其實需要學習;但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,那一身病,一大部分是吃出來的。